岳石文化是对山东龙山文化的继承,所以其分布范围也和龙山文化大致相同,可以说是专属东夷民族的一支考古文化。岳石文化首先发现于山东省平度市东岳石村,因此以岳石文化为名。其存在年代在公元前1900年至1600年,时期与中原的二里头文化相当。
平度岳石文化遗址长约70米,宽约200米。1959年人们在修淄阳水库的时候,发现地下埋藏了大量的原始文化遗物,经考古工作者发掘之后,又出土了大量的石器和陶器等遗物,由此证实这是东夷民族独创的古老文化。随后又在附近发现多处文化遗址,其分布范围还是很明确的,以泰沂山为中心,北到冀中,南过淮河,西自山东最西面,东到黄海。但是岳石文化的遗址不如龙山文化多,最重要的几处遗址还是分布在山东省境内,分别是平度东岳石、牟平照格庄、青州(益都)郝家庄、章丘王推官庄、泗水尹家城、菏泽安丘堌堆。
岳石文化出现的时期,也正是夏朝统治华夏的时候,而这种文化正是中原地区和东夷民族冲突和交融的最好证据。无论是在社会形态还是在社会经济上,岳石文化都清楚地反映了当时的情况。
首先是社会形态上,岳石文化从龙山文化发展而来,从前以泰山为中心的东夷氏族不断发展,实力越来越大,不仅完成了父权制的过渡,而且完成了从村落到城邦的发展,岳石文化遗址已发现了典型的城邦地形。日益壮大的东夷氏族已经影响到了中原地区的民族,双方分庭抗礼。这种抗衡从夏代一直持续到了商代的晚期。然而中原的文化也对东夷民族造成了影响,这一点从陶器的器形转变上可见一斑。例如陶器的实用性增加了,但是制作工艺却止步不前。有关学者认为这和部分东夷民族南下有着莫大的关系。
岳石文化
岳石文化属于城邦国家的发展阶段,以家族所有制为主体的生产关系越来越巩固,军事力量不断加强。当时正在酝酿新的生产关系,因此从岳石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大量风格独特的石器、陶器、骨器和蚌器。它们的发现为学者们研究龙山文化的去向和夏商文化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其次是社会经济上,岳石文化时期出土的陶器相较于龙山文化呈现出巨大的不同,经历了鼎盛时期的制陶业此时走向了下坡路,表现出衰落的态势。陶器不仅器形减少,而且风格古朴厚实,更多实用性的陶器出现,夹砂陶的制作粗糙,泥制陶则更精致,两者反差甚大。而青铜器的制造在这个时候成为了新的生产力,在岳石文化遗址中就已经发现了青铜质地的锥形器具。这种新型的生产方式推动了经济的进一步繁荣,也为冷兵器时代开辟了道路,更让东夷民族的军事实力大增,与中原抗衡。
总之,岳石文化时期,山东地区的城邦形态越发成熟,经济上,青铜业进一步发展,生产工具和武器更新换代,为人类向更高一级的封建社会迈进打开了大门。
镂孔豆 [食具,新石器时代 岳石文化 遗存。]
陶丅 [蒸食用具,下半部是鬲,用于煮水,上半部是甑,两者之间有镂空的箅,用来放置食物,可通蒸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