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是我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在这里发现的沂源猿人化石,证明了早在四五十万年前,就已经有古人类在这片土地上生存、繁衍。 [此外,在山东境内还发现了大汶口文化、北辛文化、龙山文化遗址等,这也足够证明在距今7000年至4000年前,东夷族就已经完成了从母系氏族社会到父系氏族社会甚至阶级社会的转变,出现了比较发达的手工业和农牧业。中国最古老的文字也是在山东泰安“大汶口陶文”和邹平县丁公村“龙山陶书 ”中发现的,这一发现把文字出现的历史又往前推了4000多年。]
齐鲁大地以及其旁边地区的新石器文化,经历了一个长达8000年历史的文化链。从古至今的名称大致为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等,而这些文化也就构成了一条特别长的“文化谱系”,而在这些文化之中,存在历史最长的就是在淄博市区境内被发现的后李文化,它距今有8000多年的历史,甚至比...
北辛文化是因为其出土之地北辛遗址而得名,这一文化遗址附近的主要河流是薛河。而薛河则是古薛这一带的母亲河,由于她孕育了东夷妊薛氏族,所以我们说她孕育了北辛文化,她更是孕育了东方最早的农耕文明。北辛文化的主要分布地为泰沂山系南、北两侧一带。她所包括的地域比较大,甚至包括了除胶东半岛之外的山...
大汶口文化遗址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南部的大汶口镇。遗址总面积达80余万平方米,中间有大汶河贯穿,将遗址分为南北两片。由于大汶口文化遗址涵盖了大汶口文化发展的全过程,又是最早发现的遗址之一,因此用大汶口来命名,称大汶口文化。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汶口的文化堆积为2到3米,...
说起龙山文化的发现过程,还有一段偶然的故事。1928年4月,考古学家吴金鼎先生尚在清华大学读书,那时他恰好去汉代平陵城遗址做假期的野外考察。同月4日,就在他前往遗址考察的路上,发现路沟边的断崖十分奇特。在这条断崖下,吴金鼎先生看到了一条绵延数米的古文化地层带,这就是今天的龙山镇城子崖遗址。同年...
岳石文化是对山东龙山文化的继承,所以其分布范围也和龙山文化大致相同,可以说是专属东夷民族的一支考古文化。岳石文化首先发现于山东省平度市东岳石村,因此以岳石文化为名。其存在年代在公元前1900年至1600年,时期与中原的二里头文化相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