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文世界地质公园
除了蜀南竹海,四川宜宾还拥有另一处全国闻名的自然景观——兴文世界地质公园。从地理区位来看,兴文世界地质公园位于四川盆地南部山区,系乌蒙山北端山脉,地处四川盆地南部与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海拔高度位于270~1800米之间。从行政区划来看,该公园隶属于宜宾市兴文县,横跨兴堰、石林、周家、德胜、博望等17个乡,也有“石海洞乡”之称。
除了蜀南竹海,四川宜宾还拥有另一处全国闻名的自然景观——兴文世界地质公园。从地理区位来看,兴文世界地质公园位于四川盆地南部山区,系乌蒙山北端山脉,地处四川盆地南部与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海拔高度位于270~1800米之间。从行政区划来看,该公园隶属于宜宾市兴文县,横跨兴堰、石林、周家、德胜、博望等17个乡,也有“石海洞乡”之称。
兴文天泉洞
【“兴文式喀斯特”地貌】
兴文世界地质公园总面积约为156平方千米,由小岩湾(原石海洞乡景区)、僰王山、太安石林和凌霄山四大园区组成。小岩湾园区里分布着200多个大小溶洞;僰王山园区集合了峡谷、瀑布、湖泊、溶洞、古僰人遗址等多种地质遗迹和人文景观;太安石林约形成于距今4.9亿年的奥陶纪,遍地皆是古石林、千年银杏、溶洞群与翠竹林海;凌霄山园区则是在大片桫椤树中留有不少凌霄僰人的遗址。
这座世界级地质公园里保存着距今约4.9亿~2.5亿年以前各时代的碳酸盐岩与含碳酸盐岩的地层,地层中含有丰富的海相古生物化石和沉积相标志。园内的地质遗迹非常丰富,石灰岩分布广泛,尤以各种岩溶地质景观的典型性和独特性著称,主要有岩溶漏斗、溶洞群、石海、石林、溶蚀谷、溶蚀洼地、峰丛、地下伏流、竖井等,属于大型喀斯特地区。
由于拥有世界级规模的大漏斗、大量的流入型洞穴、完整的喀斯特流域与优良的喀斯特发育条件,该公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兴文式喀斯特”地貌。20世纪80年代,地质学家将它与云南路南石林、广西桂林岩溶峰丛景观合称为中国西部喀斯特三种类型的典型代表。
【最负盛名的三大地质景观】
经过5亿年的地质演变,兴文世界地质公园内形成了最负盛名的地质景观“地球特 大漏斗”、“中国最大的石海”、“中国最长的游览洞穴”。
“地球特大漏斗”是指兴文天坑,长径650米,短径490米,深208米,是我国最早发现和研究天坑的地方,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漏斗。漏斗坑壁高达千仞,从上向下望去,天坑的斗口岩鹰旋翔,斗底竹木森森,四周还有回应寺、红军岩、滴水成仙、僰人石屋遗址等大小景点十多个。天坑最美的瞬间在朝阳初升时,黑暗的坑口犹如被光亮之剑劈斩而开,在坑底竹林间现出重重幻影,令人觉得神秘又美丽。
五彩灯下的兴文天泉洞
“中国最大的石海”是指地跨17个乡的大片怪石,总面积约为120平方千米,可供游览的石海约有14平方千米,集中展示了喀斯特地貌的基本特征。远远望去,如万顷波涛相叠滚涌,气象万千非常壮观,故得名“石海”。在这片“石海”之中,有无数奇峰突兀高起亭亭玉立,宛如剑指苍穹气势逼人。人们根据这些奇石怪峰的特殊模样,将其形象地称为迎宾石、七女峰、天涯望归人、石林翠竹等。
“中国最长的游览洞穴”是指天泉洞。天泉洞原名袁家洞,发育在距今约2.5亿年二叠纪栖霞组灰岩中,是一座呈多层次树枝状的洞穴。它深藏在100多米高的山岩下,前洞口位于梅岭之北悬崖下,后洞口位于大漏斗东侧绝壁半腰,上下共分四层。主洞与大小支洞长约4.2千米,总体积270万立方米,顶部与底板最大高差达70米。洞里分布着穹庐广厦、长廊石秀、云步通幽等七座大厅,厅厅相连,每厅的面积均在万米以上。洞内堆有各种沉积 物,特别是一些化学沉积物千姿百态。处于最底一层的阴河里还游动着不少透明的玻璃鱼。目前,这座洞穴是中国空间规模最大和游览长度最长的洞穴,在世界洞穴排名中也居于前列。
幽深莫测的地下溶洞向来是兴文世界地质公园的特色景观,据统计,园内大大小小的溶洞共有180多个,仅面积在1万平方米的就有20多个。除了天泉洞,位于周家乡的神风洞也非常有名,该洞面积为20多万平方米,深约2000米,里面石林丛生,壁上乳石累累。
除了天坑漏斗、突兀奇峰与地面上的层叠怪石、地底下的分层溶洞以外,兴文世界地质公园还拥有雄伟壮观的峡谷、飘逸灵透的瀑布与零散分布的大小湖泊等,再加上具有地域特色的僰人文化与苗族文化,这座公园看起来就像一座神秘莫测、奇幻丛生的巨大迷宫。2005年,它成功入选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同年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兴文世界地质公园,成为四川全省第一个世界级地质公园。
兴文天泉洞
兴文石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