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奇功利苍生
都江堰位于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中游,地处四川省都江堰市灌口镇。公元前256年前后,战国后期秦昭王时期,蜀郡太守李冰与儿子率领无数劳动人民成功修筑了这座宏大的水利工程。因岷江古称湔江、都江,该水利工程最早被命名为湔堋、湔堰。它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著名水利工程。在建成2000多年后的今天,都江堰仍在使用,继续造福着苍生百姓。
都江堰位于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中游,地处四川省都江堰市灌口镇。公元前256年前后,战国后期秦昭王时期,蜀郡太守李冰与儿子率领无数劳动人民成功修筑了这座宏大的水利工程。因岷江古称湔江、都江,该水利工程最早被命名为湔堋、湔堰。它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著名水利工程。在建成2000多年后的今天,都江堰仍在使用,继续造福着苍生百姓。
都江堰虹口
都江堰宝瓶口
都江堰
【变害为利的水利工程】
都江堰的形成具有特定的地质基础与历史缘由。浩瀚奔腾的岷江穿山过岭,呼啸而来,进入成都平原后忽然变得温婉许多,流速开始减慢,夹带而来的泥沙与石砾沉积下来淤塞了河道,导致成都平原每年的水旱灾害十分严重。雨季来临时,岷江及其支流水位暴涨,泛滥成灾。雨季过后又会遍地干旱,土田龟裂。
当时,古蜀国的望帝杜宇曾派人在岷江出山口凿出一条人工河流,使岷江分道而流入沱江。到了秦昭王时期,蜀郡太守李冰与儿子率领当地百姓历时8年,终于建成了这项集防洪、灌溉多功能于一体的都江堰综合水利工程。
为了让祸害一方的岷江造福苍生,李冰父子提出“深淘滩、低作堰”,率众建起了三项主体工程,即宝瓶口进水口、鱼嘴分水堤和飞沙堰溢洪道。他们带领民众用火烧石爆裂岩堆,在玉垒山一侧凿通一条酷似瓶口之地,用以引导岷江东向的支流,解除东边地区的干旱,同时减少西向水道的流量,使西边江水不再泛滥。这个瓶口状的地方被命名为“宝瓶口”,开凿玉垒山分离出来的石堆便被称为“离堆”。
为了保障岷江江水能够顺利东流并使流量稳定,李冰父子率众又在江水中建起一处状若鱼嘴的分水堤。鱼嘴分水堤将岷江上游江水一分为二,西边为外江,东边为内江,顺流而下的外江宽而浅,进入宝瓶口的内江窄而深。由于地势原因,枯水季节,60%的江水会进入河床低的内江,保障成都平原用水,雨水季节来时,大部分江水又会从外江自动排走。
飞沙堰处于鱼嘴分水堤和宝瓶口之 间。在李冰父子的建造设计下,人们用竹笼装满卵石在此层层堆筑起来,建起具有分洪作用的平水槽和“飞沙堰”溢洪道。当水位过高时,洪水会经平水槽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分解流入宝瓶口的部分江水。同时,江水超过堰顶时,洪水中夹带的泥石会流入外江,有效地减少泥沙在宝瓶口周围的沉积。
除了以上三大主体工程外,都江堰还建起了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属工程。其后,李冰父子又率众在成都平原一带开挖水渠疏通河道、灌溉田地行舟放筏,使沃野千里的成都平原得到江水的连年滋润,渐渐发展为富饶繁荣的天府之国。
【无与伦比的价值与意义】
在我国古代以灌溉为主的大型水利工程中,除了都江堰以外,同期建成的尚有西门渠和郑国渠,这三者合称为中国三大古渠。西门渠于公元前422年前魏国修建,郑国渠于秦始皇执政时修建,它们在建成后均因战乱等多种原因被彻底破坏,唯有都江堰完整地留存至今。
这项水利工程的成功之处主要在于充分利用了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岷江出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与水势,以无坝引水的方法达到自流灌溉的目的,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的综合利用。它在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的前提下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和谐,改造并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目前,都江堰已由初建时单一的灌溉供水,发展成具有农业灌溉、城镇和工业供水、生态和文物保护、防洪、旅 游、发电、水产和养殖等多功能的一项综合性特大水利工程,灌溉地区多达40多个县,灌溉面积已经超过了1000万亩。由此可见,李冰父子率众修筑的这项水利工程是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的一项千年惠民工程。
都江堰与古埃及、古代西亚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的同时期水利工程相比,在许多技术方面都居于领先地位。更重要的是,它在建成后2200多年的漫长岁月中,经历住了无数自然、社会、战争各种因素的无情考验。尤其是在近期的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当地许多水库、大坝、建筑、房屋均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但距离地震中心仅50千米的都江堰各主体工程却安然无损,至今仍然完好运行——这在世界水利史上堪称一大奇迹。
人们把都江堰与长城、灵渠、大运河并列为中国古代四大工程,古今中外的一些历史名人如司马迁、诸葛亮、马可·波罗、李希霍芬也对它给予了高度评价,有人说“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善,世界各地无与伦比”,有人称它是“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
随着成都旅游业的日渐兴起,这一千年工程遗迹现已被划入成都市青城山—都江堰旅游景区。1982年,都江堰作为四川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2000年,都江堰作为古代水文化的遗产、中国农业文明的遗产,同时也是具有重大实用价值、研究价值与观赏价值的古代水利工程遗址,被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2007年,成都市青城山—都江堰旅游景区被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江堰放水节将砍倒的杩槎拆掉让水流得更快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江堰放水节将砍倒的杩槎拆掉让水流得更快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江堰放水节
都江堰古城夜景
都江堰李冰父子像
都江堰南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