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文化的原点
天津的古文化街为津门故里,天津文化发祥之地。而古文化街又以天后宫为中心,南北延伸。这座古庙可称得上是天津历史文化的原点。要想明白天津故里追本溯源,源远流长的故事,那还得先从这座天后宫讲起。
【妈祖文化到津门】
天后宫坐落在天津市古文化街的中心,天津人俗称为娘娘庙,始建于元代,重修于明代,是天津市区现存的最古老建筑。天后宫内供奉的天后娘娘,乃是海上女神。她就是在福建沿海广为人知的妈祖。天后宫的建立,正是与这位妈祖女神息息相关。
天后娘娘原也是民间女子,姓林名默,是福建莆田一位普通的渔家女。据传生而神异,幼便聪颖,勇敢侠义,通天文,习水性,熟知海情,擅救人治病,被民众尊为神女,可惜英年早逝。然民间纷传见她一身红装翱翔于沧海之上,但闻有人呼喊遇难,便飞去救助,是以尊起为神,渐渐地出海的水手便在心中默念妈祖之名,并供奉跪拜妈祖神像,祈求在海中航行平安。妈祖成为受海民膜拜的海上护航女神。她的传说影响甚广,几个朝代都对其多次进行封赏,封号从夫人,到天妃,再到天后,最终列入神位。
天津自古就是水陆交通枢纽。漕运文化的兴起,将妈祖文化带到了津沽大地。出于对都城外围漕运平安的祈求,1326年,当时元朝的皇帝亲自下旨,在今日的天津建起了一座“天妃宫”,供奉这位女神,清代随着封号改变又更名为“天后宫”。迄今已有680多年,一直香火旺盛,士农工商,阶级贵贱,皆来朝拜。而有人之处,必发源出文化。天后宫周边起初还只是船工祭祀神明,举办酬神还愿演出的场所。但商家敏锐地抓住了商机,以此为交易之地,衍生出庙门之外的市井民俗聚集之风,两侧的街道形成了商业集市和杂货市场。这片地区渐渐成为天津民间商贸最发达的部分,至清代中期,天后宫四周的人口仍占天津居民的半数。今日城区便是以天后宫为原点辐射展开而成。
天后的形成并非偶然。在当时那种落后的航运技术条件下,冰冷的大海令人望而生畏,然而为了生计又不得不奔波其上。百姓梦想有一种超然的力量来帮助、保佑他们,战胜不可捉摸的自然。林默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成为万民敬仰的保护神。虽然听起来有些虚无缥缈,但却是当时人们最古朴真实的心态反映。
【天后宫的盛景】
天津天后宫是一座简朴素雅的古庙,坐西朝东,海河在它面前滚滚流过。它是津门十景中古文化街的中心,也是世界三大妈祖庙之一。以正门为界,分为内外两个部分。正门外边有戏楼、广场、幡杆,内部有前殿、正殿、凤尾殿、藏经阁、配殿。前殿供着护法神像和四大金刚像,穿过前殿即可望见正殿。虔诚的信徒要在正殿前半人高的香炉内焚香祷告,再向正殿方向三叩首以示敬仰,方才能进入正殿之内。
正殿的神龛上供奉的就是天后的神像。天后娘娘仪态雍容,慈眉善目,身着凤冠霞帔,左右各立着两名彩衣侍女,有的手持长柄扇护卫,有的捧宝瓶,有的捧印绶。神龛前的供桌上摆满了游客献上的 绢花、水果等。抬头向上看有三块匾额,都是为歌颂天后娘娘在海上的恩德而题。
除了正殿主体供奉天后外,两侧的配殿现在已经被改造成为天津民俗博物馆,在这里可以看到众多民间神灵,如财神、关羽、北斗星君等,甚至还能看到天津本地的民间信仰,王三奶奶、药王爷、土地公……现在它们更多的作为一种象征性的文化符号,连同天津众多的风土人情、生活习俗、民间用品、手工艺产品等陈列在民俗博物馆中,让来往的游客从中领略天津特有的人文情怀。
天后宫正门外的广场上也是常年热闹非凡,过去这里是祭祀天后的主要场所。当天后宫重修再开幕之时,这个小广场上举行了有20场各种花会参加的表演,锣鼓喧天,人山人海。从那之后这里再也没有平静过。平日广场两侧卖工艺品、小吃的摊位上就挤满了顾客,赶上逢年过节,还会有许多卖吊钱窗花的摊位出现,将气氛渲染得喜庆非常。广场对面的戏楼也会启用,上演传统戏曲剧目,天津各种地方曲艺,还有民间花会表演,让人眼花缭乱,逛上一天也看不完。
天津民俗博物馆
【无所不在的精神影响】
“先有天后宫,后有天津城”,这是天津人流传的通俗而形象的说法,可见天后宫在天津民众心中的重要地位。
几百年里,每逢农历初一、十五,来此烧香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天后娘娘的影响早已不局限于海运,四方人民都希望能借天后的仙气、福气,保得富贵平安,家宅兴盛。老天津人愿意来天后宫求子。天津的传统相声《拴娃娃》,讲述的就是这个习俗,无子的夫妇去天后宫求子,用 红线拴个泥娃娃回家,就当是家里的长子,日后有了自己的孩子也是老二。这是天津有趣的民间信仰之一,影响着整整一代人的习俗。天津人对天后娘娘的依赖与寄托,可见一斑。天津老辈人回忆起早年天后宫的火爆景象,只能感慨地说,那种热闹的感觉,真是无法形容,说都说不出来,宫南宫北大街人挨人,几乎挤得走不了路。一座小庙带火了整个一条街。
每年的农历三月二十三是娘娘的生日。这里都要举办“皇会”,有高跷、龙灯、旱船、舞狮、秧歌、武术等表演,大戏台上京剧、梆子、评剧接连不断,百戏上演,百业云集,将一年中人们对天后娘娘的祭拜推向最高潮。上百年天津市井文化,完整地呈现于此。商业、曲艺、民俗、饮食,天后宫就像一条线,将天津文化中的这些闪光点系统地串在一起,为古文化街区域源源不断地注入活力。
虽然并非天津本土的神明,但天津人心中的天后情结,多少年来挥之不去,影响到思想、习俗、文化的方方面面。来这里参拜的人有老有少,都带着十分虔诚崇敬的表情,严格履行着参拜的程序,无非都是希望天后娘娘能给自己,给家庭带来好运,实现一个哪怕小小的心愿。
天后妈祖因缘碑记
天后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