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 中华地理

详细介绍中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以及2个特别行政区,包括但不限于旅游景点、名胜古迹、美食小吃、少数民族等。
玉皇阁

道教遗踪

玉皇阁是津门故里—古文化街之内的又一处名胜古迹,它是道教千百年来在天津留下的难得的遗踪。从中可以领略到道家的历史文化及建筑风情,非常值得前往探个究竟,是游客去古文化街的必到景点。

【天津唯一的道教遗踪】

玉皇阁位于海河西岸的古文化街内,关于它的建成年代扑朔迷离,有说唐朝,也有说明朝初年,但这些传说已无据可查。因为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当年建筑群落中的一座阁楼。管中窥豹,只见一斑,全盛之景只能遥想当年。

玉皇阁,顾名思义供奉的当然是玉皇大帝,对这位神仙我们都不陌生,影视文学作品中也曾反复刻画,是民间的普遍信仰之一。在道教神阶中,他的地位次于三清,但是掌握的神权却是最大,掌管天地人三界,乃至宇宙万物的兴隆衰败,吉凶祸福。在百姓的心目中,他就是众神之王,世界的主宰。

玉皇阁本是天津市内规模最大的道教庙宇群,由牌楼、山门、钟鼓楼、前殿、八卦亭、清虚阁、南北斗楼及三清殿组成,连绵起伏,雄伟壮观。然而由于近代连年战祸,破坏严重,大部分的建筑已毁于一旦。如今虽依旧沿用玉皇阁的旧名,但我们看到的只是当年的主体建筑清虚阁这一座殿堂。清虚阁据记载建于明代,距今有600多年。它不仅是天津市内唯一的道教圣地,也是天津现存距今年代最久远的建筑之一。

玉皇阁

玉皇阁内供奉的玉皇大帝铜像

【木制建筑中的杰出之作】

玉皇阁坐西朝东,占地近300平方米,东西阔五间,近身四间。主楼建在砖石所砌的台基上,台基周边出廊,方形檐柱,宝瓶式栏杆。主楼是两层的木结构阁楼,顶部为九脊歇山式,中心嵌有黄琉璃瓦,边侧飞檐、兽头、瓦件等均以绿琉 璃而制,黄绿相依,交映生辉,显得大气磅礴。这种建筑风格在古代建筑中极为少见,代表了津门等级最高、手工艺最精巧的木制阁楼水平。

一层神殿中供有玉皇大帝的铜像。看外形就是依人间帝王的样子而塑造。身穿九章法服,头戴十二行流珠冠冕,手持笏板,与人间秦汉时的帝王形象并无二致。旁边还恭敬地立着两位侍者,是守护玉皇大帝的官员。殿内四壁有保存完好的明代彩绘,至今仍颜色鲜艳,栩栩如生。二层檐下有木制回廊环抱四周,可供观光游览。在二层的房梁之上,至今仍然清晰可辨四条“千秋带”,上边明确记载着历朝修缮玉皇阁的年代。

玉皇阁

【凭栏望远思悠悠】

玉皇阁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主要有两个:一是农历正月初九玉皇诞辰庆典;一是农历腊月二十五玉皇出巡庆典。到时玉皇阁内的道士会举办大规模的道场,诵经礼忏,善男信女纷纷赶来朝拜进香。阁外的街道上,集中了天津市井的各种小摊贩,有卖手工艺品的,有表演杂耍的,叫卖呼喝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是重要的民俗活动区。

重阳登高为民间传统。玉皇阁是早年天津市民钟爱的登高之处。在二楼回廊上扶栏远眺,海河沿线美景尽收眼底,视线辽远开阔,令人心旷神怡。清代诗人曾经描述过在此远望秋光的诗情画意:直在云霄上,蓬根望可通。万帆风汇舞,一镜水涵空。

玉皇阁殿内每日香烟缭绕,颇有超凡入圣之感。节日时门外会有人表演,敲起别致的锣鼓点。门外的红漆大柱虽已斑驳,却更加体现了一种浓浓的年代底蕴,愈显肃穆庄严。在西式风格与现代风格建筑盛行的天津街头,这种纯中国风的古建筑就显得更为珍贵。

上一篇:天后宫
下一篇:天津文庙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