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 中华地理

详细介绍中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以及2个特别行政区,包括但不限于旅游景点、名胜古迹、美食小吃、少数民族等。
天津快板

打起竹板唱起歌

说起天津快板,人们并不陌生,甚至还都能跟着唱上那么一段。这也是天津本土出品的曲艺形式之一,用天津方言演唱,以其风趣俏皮的内容、鲜明有力的竹板节奏、浓郁的生活特色赢得了众多听众的喜爱。今天我们就竹板一打,把它夸上一夸。

【竹板这么一打】

“竹板这么一打哎,别的咱不夸,我夸一夸,这传统美食狗不理包子。这个狗不理包子,它究竟好在哪?它是薄皮儿、大馅儿、十八个折,就像一朵花。”经过电视台的演绎,现在这段旋律可以说是大家耳熟能详,看着词就能跟着念出个腔调节奏来。它就是著名的天津快板唱词《狗不理包子》。天津快板这种独特的地方曲艺形式,随着它轻快活泼的语言,短促有力的节奏,朗朗上口的旋律,已经是家喻户晓,为广大的观众所熟悉和喜爱。

天津是著名的曲艺故乡,快板书属于绝对本地出品的艺术形式,后来才在全国发扬光大。在中国曲艺分类中,快板书可以被划为韵诵类,即根据板打出的节奏,似说似唱。根据地域、方言、表演风格的不同,又细划分为不同的曲种,如大家都很熟悉的山东快书。作为快板书的发源地,天津快板既吸收了各家艺术形式之所长,又保留了自己鲜明的地方特色,也是曲艺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流派。

天津快板

快板

快板书由传统曲种数来宝演变而成,它的形成时间并不长,只有短短几十年历史。20世纪50年代,天津的曲艺艺人自发摸索创造了这种新的艺术形式。表演中演员站着说唱词,手持竹板击打节奏配合,还可以辅以大三弦和扬琴伴奏。它丰富了原来数来宝的句式和板式,融合了相声、评书这些成熟的表演形式,还部分沿用了西河大鼓等的舞台风格。对于天津快板来说,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它借鉴了天津尽人皆知的特有曲种——天津时调,在时调的基础上又有发展创新,去掉了不合时宜的唱调,丰富了伴奏音乐,但保留了浓郁的本土特色,完全以天津方言说唱。快板的主体风格是轻松娱乐,本身就充满风趣幽默特色的天津方言显然是表现其喜剧色彩的最好形式,再加上经常巧妙地用天津 土话甩出俏皮的“包袱”,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很容易引起观众共鸣,深受天津人,尤其是热爱曲艺的老观众的喜爱。很快就风靡一时。

天津快板

山东博兴县兴福镇义和小学的小学生身着传统表演服装正在学打天津快板。

天津快板的表演形式

天津快板形式多样,有单人天津快板、对口天津快板、三人或多人天津快板、化妆天津快板。对于前两种天津快板比较好理解。三人或多人天津快板,即群口快板。演唱起来更为灵活,可分可合,可以单独一人出来表演一段,其他人应声配合;也可以几个人齐唱一段,加上集体的动作,很有气势。化妆天津快板,一般是多人表演,演员要备有简单的化妆服装和道具,在演唱中进行化妆。有时一个人要变几次妆,扮演不同的角色。有些小道具的更换可在舞台上,演员一转身背向观众即可进行。

【天津快板的表演特色】

虽然天津快板完全是由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的曲艺形式,带着劳动人民特有的粗犷、豪爽的风气,但在唱词、腔调等的艺术性上却一点都不逊色。

天津快板表演者可自己持板,也可将竹板归入伴奏的队伍中,唱词配合打板的节奏,亦说亦唱,娓娓道来。内容可长可短。长篇讲述一个故事,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人物形象,像评书一样,能连续说上几天。短篇侧重于抒情或者说理,几分钟到十几分钟不等。一大特色就是艺人善于见景生情,就地取材,即兴编词,看见什么唱什么,讲述自己的见解和感情,既能歌颂,也能讽刺,十分生动应景,伴着轻松明快的节奏,在调动情绪、鼓舞士气最为拿手。曲调简单,歌词也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群众一听就会,传唱起来方便迅速。

但这随编随唱,可不是胡乱编造,词虽是简单的白话,但十分注重语言本身的艺术色彩,对韵律、对仗都有一定的要求。汉语中多彩的修辞技巧,如排比、双关、夸张、比喻等被 大量运用。快板词的句式短小灵活,有时有重叠、连叠的长句子。基本句式是以七字句为主,具体演绎起来可灵活掌握,根据竹板的节奏适当增字减字。上下句要对仗,每个下句的末尾字合辙押韵。天津快板的押韵方法比较自由,不要求一段词中一韵到底,可自由转韵,被称为“花辙”。一般在表演时都少不了即兴的自我发挥,但都不出这个大体框架。

板的打法也是表演的关键,有基本的鼓点,节奏稳、节拍准。但在舞台上要跟随演员的情绪,表现出轻重缓急的变化。唱词的段落或句子之间,演员还会增加一些炫技式的花点,博得一片喝彩声,效果非常火爆。

天津快板有单人表演,全看说书人自己的语言和舞台表现力;也有对口快板,双人在台上的语言和动作互相配合;人数再多就是群口快板,多人一起表演,或一人为主,其他和声,或轮流分段主演,因为动作整齐,打板声一致,显得更为清脆嘹亮,非常有气势,适合热闹的舞台,极能烘托气氛。

天津快板

山东博兴县兴福镇义和小学,音乐教师宋阁(左一)正在指导小学生学打天津快板。

天津快板

联欢会上的快板表演

天津快板

茶馆中的快板演出

【快板艺术之美】

人们将天津快板总结出四个字:平、爆、脆、美。平,指唱得平缓沉稳,能一下子抓住听众的心;爆,指平缓中要有突然的爆点,有高潮起落;脆,指发音吐字准确响亮,让人听得清楚明白;美,指声音甜美,不疾不徐,不尖不燥,不沉不闷,悦耳动听。这四个字是对快板艺术要求的概括。多年来,几代的快板书艺人们,都在朝这个方向努力。

快板大师李润杰,被看作是天津快板的开山祖师。他早年学习说数来宝,后来来天津学习曲艺,正是他吸取了数来宝、评书、相声、西河大鼓、太平歌词等多项所长,创建了快板这一表演形式,并不断改进,将其发扬光大。他的表演,被誉为是快板艺术的最高境界:“平如暖风湖面,爆如炸雷闪电,脆如珠落玉盘,美如醉酒心田。”正是因为大师的这些精彩表演,才让快板书不但在天津深受喜爱,还走向了全国各地,广为传唱。天津快板也在市井的演出中逐渐确定了自己的艺术特色,登上了传统艺术殿堂。

近些年来红遍全国的德云社在剧场演出中就有专门的天津快板表演,让快板为更多的年轻观众所熟悉。天津本地许多茶楼、剧场,也都保留着快板演出。贴近时代气息的唱词、短促铿锵的节奏感、火爆热烈的舞台效果,很符合当代观众的欣赏口味,也让天津快板再次火了一把。

如果有时间来天津,一定要在那些老街巷中走一走,品一壶醇香的好茶,听一出原汁原味的天津快板。噼啪的快板声激昂欢快,心里也是那么酣畅痛快,就像热情爽朗的天津人给人的感觉,这才是最本色的那份老天津卫的味道。

天津快板

快板书表演艺术家李润杰(左)指导弟子张志宽(右)练功

上一篇:京东大鼓
下一篇:天津时调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