糕点文化 源远流长
说起桂顺斋,天津人人都知道,绝对的天津本地老字号,糕点界的老大,以生产各种各样的清真糕点出名。有多少天津的孩子是吃着桂顺斋的糕点长大,忘不了记忆里的那份香甜、绵软。
【清真老字号】
天津桂顺斋是有着近百年历史的老字号店铺,经营各种清真糕点,老天津人都特别熟悉,味道好,种类多,做法精致,家里老小都爱吃,也适合买了送给亲戚朋友。现在还有各种熟食小吃、干鲜果品、汤圆粽子等,满足了更多人的不同口味。
桂顺斋的前身就是天津民间的小吃店。天津近代城市发展很快,四方杂居,各种民间小吃也迅速兴起,深受劳动人民喜爱。现在一些著名老字号经营的食品,都出自坊间摊铺,符合大众口味。20世纪20年代初,一位姓刘的回民师傅从北京来到天津,以卖回民特色的糖火烧为生,后将店起名为“桂顺斋”。
20世纪20年代的天津,商业繁荣,人口增长很快,简单的回民日常小吃已经不能满足群众口味需求了。而当时京式风味糕点在天津还是个空白,来自京城的刘师傅敏锐地抓住了这个市场时机,专门从北京聘请了糕点师傅来天津制作京式糕点,并与天津当地的小吃样式、特点、口味相结合,率先推出了京八件、麻圆酥等清真京式糕点。本来这在天津小吃市场上就是头一份,再加上老师傅们手艺精良,货真料足,价格又平民化,很快便销售一空,天津人民尝着好吃,回头客络绎不绝,桂顺斋的名号从此在天津叫响了。
在此基础上,桂顺斋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丰富产品类型,在天津形成了持续的糕点热,吸引了津门各个阶层的顾客。包括当时的京剧大师马连良,相声大师马三立,都是桂顺斋的常客。马三立本身就是回民,对清真企业更是推崇,曾经亲自题字:“糕点文化,源远流长。”相声大师的赞誉,给桂顺斋又加了一幅闪光的金字招牌。
“桂顺斋”店的员工正在忙碌地分装糕点礼盒。
津门老店“桂顺斋”门店
【记忆中糕点的味道】
桂顺斋以中式糕点为主,如白皮、状元饼、奶皮酥、蜜麻花、萨其马,也有经过改良中式化后的西式糕点,如各式的布丁。现在又生产了黄油系列、低糖系列等,还会根据时令推出月饼、汤圆。桂顺斋的点心,有的酥脆,有的松软,甜咸口感各异,馅料丰富多彩,不同口味的人在这里都能找到自己的爱好,尤其是小孩和老人。因为小孩喜好甜食,老人牙口不好,喜欢软软的东西,所以天津人经常会给家里的老小买来吃,也最爱用它馈赠亲朋好友。下班后拎着一盒点心回家,一家三代围在餐桌前吃吃喝喝、说说笑笑的场景,是很多天津人温馨甜蜜的回忆,伴随着馥郁的糕点香,深深地刻在人们脑海中。
在以前食品种类单一的年代,桂顺斋的糕点就算是零食中的奢侈品了。能吃上一块桂顺斋的点心,那份甜甜的感觉从嘴里一直通到心里,几天都化不开,在馋嘴孩子的心里,那便是天大的幸福。
现在大街上各式糕点西饼店铺越来越多,西式糕点也繁杂多样,挑得人花了眼。但很多人还是会专门跑到桂顺斋在天津各地的分店面买桂顺斋的传统糕点,要的就是那种体验,吃的就是那份感觉。天津所有店面的装修都采用中式怀旧风格,一进门感觉就像踏入童年的旧时光。各式糕点散发着令人馋涎欲滴的甜香味,那味道和记忆中小时候的一模一样,仿佛又体验了童年的快乐和幸福。
桂顺斋,老字号,奉献的不仅仅是好吃的糕点,还承载着一代人美好的过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