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中华地理

详细介绍中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以及2个特别行政区,包括但不限于旅游景点、名胜古迹、美食小吃、少数民族等。
惠远古城

登望江楼守望岁月变迁

“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大,不到伊犁,不知道新疆之美。”伊犁,这个自古以来就有“塞外江南”之称的美丽城市,有太多太多的故事。在岁月的长河里,惠远古城就静静地矗立在伊犁,守望着岁月的变迁,迎接着潮起潮落,不少文人墨客政治精英都在此居住过。岁月荏苒,白驹过隙,现在惠远古城正在用一种全新的面貌迎接世人。

“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大,不到伊犁,不知道新疆之美。”伊犁,这个自古以来就有“塞外江南”之称的美丽城市,有太多太多的故事。在岁月的长河里,惠远古城就静静地矗立在伊犁,守望着岁月的变迁,迎接着潮起潮落,不少文人墨客政治精英都在此居住过。岁月荏苒,白驹过隙,现在惠远古城正在用一种全新的面貌迎接世人。

【新疆的“小北京”】

惠远古城,位于伊犁河北岸,距新疆霍城县东南7千米,距伊宁市38千米。清乾隆年间,为了加强对伊犁地区的治理,建立了惠远古城,又陆续在其周围修建了八座卫星城,统称“伊犁九城”,惠远古城为伊犁九城之首。

清朝前期,当时的惠远古城一带聚集了信仰伊斯兰教的维吾尔族人,又因为当时伊斯兰教在中国被称作“回教”,所以这个地方就被称作回部。

康熙年间噶尔丹兼并了南疆,维吾尔族的首领作为人质被囚禁在了伊犁,乾隆二十年(1755)噶尔丹叛乱得到了平定。清政府当时想让维吾尔族的首领对新疆进行统治,但是当时新疆的统治者霍集占不满清政府的统治,却发动了大规模的叛乱。

清政府曾对新疆发起过进攻,史书上记载“降者蔽山而下,声如奔雷,小和卓本手刃之不能止也”。投降者的人数达到了一万两千多人,大小和卓的叛乱终于被清政府平定。

乾隆二十七年(1762),清政府决定设伊犁将军一职,明瑞就任第一任将军,伊犁将军全权负责新疆的边防事务,各级的驻扎大臣都在伊犁将军的管辖之中。1763年,清政府在伊犁河北岸修建了一座城市,这座城市就被命名为“惠远”,作为伊犁将军的驻地,又修建了伊犁将军府,惠远也就成了新疆地区的首府,新疆的政治军事中心,惠远也一直都有新疆“小北京”之称,反映出惠远城在新疆的地位。

古城“惠远”之名为乾隆皇帝亲赐,意为“大清皇帝恩德惠及远方”。惠远老城里十分繁华,当时城里面建筑排列十分整齐,有四条大道直通四个城门:东门景仁、西门说泽、南门宣闿、北门来安。城中心有钟鼓楼,威震四方。城内城外都有很多的军事设施,比如官兵操练的武艺校场、打靶训练营。

当时的新疆地区主要信仰的是伊斯兰教和佛教,所以,清真寺和喇嘛庙在惠远城也可以看到。据记载,惠远城大街小巷都是商贾云集,市场非常热闹。在惠远城南的伊犁河河畔还有望江楼,红栏碧瓦,色彩艳丽,常常有文人墨客、达官贵人登上此楼吟诗作赋,品茶谈心,尽情欣赏伊犁河畔的美景。

1871年,沙俄侵占伊犁后,惠远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1876年清政府派左宗棠抗击沙俄,左宗棠率领的大军骁勇善战,消灭了盘踞在新疆的伪政权,并在1881年收回了伊犁地区。

惠远古城

惠远古城东城门景仁门

1882年,清政府在离以前惠远城北7.5千米的地方重修了惠远城,这也是我们如今看到的惠远古城。

岁月的变迁带走了惠远的名气,但是如今重回惠远古城,依旧会被它的那份庄重和素雅的历史气氛所吸引。

惠远古城

伊犁边防史馆全景

伊犁边防史馆由历史馆、屯垦馆、当代馆和林则徐戍所组成、是目前新疆乃至全国第一个以反映边防为核心的史馆。

伊犁边防史馆由历史馆、屯垦馆、当代馆和林则徐戍所组成、是目前新疆乃至全国第一个以反映边防为核心的史馆。

【林则徐的惠远生活】

林则徐在虎门领导了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但是他同时又遭到了各种外国人士的抵制,投降派也污蔑陷害他,清政府迫于压力,不得不把林则徐贬官至新疆。林则徐在惠远古城居住了两年零一个月,留下了许许多多的令后人追忆的故事。

林则徐从西安到惠远用了整整4个月的时间,到达了惠远以后,他就住在城南鼓楼的一处民居里面,当时伊犁将军布彦泰十分尊重林则徐,虽然林则徐当时已经被贬官,但是布彦泰将林则徐拜为上宾,并让他临时协管粮饷,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职位,林则徐也是一位一心办事的人,他协管了粮饷以后发现,清政府经济拮据,经常会出现拖欠粮草的事情,而惠远当地土地肥沃,但是很缺水,不易种植粮食,林则徐不顾当时的带病之身,经常四处奔走察看,他向布彦泰提出了引水入田的建议,得到了布彦泰的赏识。

1842年,林则徐亲自带队承建了喀什河的引水工程,这项工程历时4个多月,动员了接近10万的人工,终于成功地把喀什的河水引入阿奇乌苏,使得肥沃的土地得到了灌溉。至今,这条六里多长、十几米宽的水渠仍然发挥着引水灌溉功效,造福当地百姓。这条渠也被后人亲切地称作“林公渠”。

林则徐当时虽然远在惠远,也时时刻刻关心着祖国人民的命运。他提出要经常训练兵士,加强西部的防御,他这种不顾病体为民的精神让伊犁将军布彦泰非常感动,布彦泰认为林则徐是个难得的人才,他上书给皇帝建议:“弃瑕录用”。1845年10月,林则徐终于接到圣旨回到内陆,他对惠远有无限的眷恋,曾写下名篇:“格登山色伊江水,回首依依勒马看。”

最终,林公在广东去世,享年65岁。他看尽了朝曦和日暮,饮尽酒一壶。虽然边疆的生活只有短短的三年,但是惠远城里到处都是他留下的身影,他永远活在了惠远人民的心中。

上一篇:暂无
下一篇:伊犁将军府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