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中华地理

详细介绍中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以及2个特别行政区,包括但不限于旅游景点、名胜古迹、美食小吃、少数民族等。
温宿古城古墓群

流水炊烟垣环列,裂谷边缘观墓堂

温宿古城的古墓群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这里的群山墓葬此起彼伏,绵延了数千米,有家族式的豪华墓园,也有形单影只的孤坟。大大小小的坟堆聚集在这里,似乎每一个都有一个故事,风声吹过耳畔,似乎它们将故事融入到了风声之中。

温宿古城的古墓群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这里的群山墓葬此起彼伏,绵延了数千米,有家族式的豪华墓园,也有形单影只的孤坟。大大小小的坟堆聚集在这里,似乎每一个都有一个故事,风声吹过耳畔,似乎它们将故事融入到了风声之中。

温宿,古西域三十六国之一,汉神爵二年(前60)被纳入汉朝版图,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古丝绸之路(西域段北道)上的重镇。

温宿古城古墓群,位于新疆阿克苏市温宿县城北。这是一个已有数百年历史的维吾尔古墓群,这里有的坟墓富丽堂皇,拥有高大气派的墓门,而更多的坟墓则显得十分窘迫,墓只是一个小土包,对比十分鲜明。

在豪华的墓前往往会有精巧别致的装饰,体现出墓主人尊贵的地位,木门上还画有各种各样的彩画,不过有些彩画已经随着风沙和时间褪去了颜色,画都是带有典型的伊斯兰教风格。在这里,人们可以更多地了解到维吾尔族葬丧习俗,还可通过雕饰精巧造型别致的墓门、墓室,进一步了解到维吾尔族建筑、绘画等艺术风格。

在古墓群的左侧,有一条天然形成的大裂谷,大裂谷深达30余米,在古墓群中向左远望,只见裂谷中白杨葱葱,流水潺潺,房屋排列有致,夕阳西下的时候,生活在裂谷中的人们赶着牛羊回家,生火做饭,从下面冒出了阵阵白烟,气氛宁静祥和。望着裂谷里的生活情境,古墓群更是显出了一股神秘的色彩。谷外是墓群,谷内是生活,这两种对称起来的气氛竟使人感受到生命和死亡的对比,会让人生出对生命的感悟和感激。

这些墓主人为什么会选择在这里下葬,为什么都聚集地葬在一起?太多太多的问题没有答案,人们只能根据古墓群进行一系列的猜测。不管猜测的结果是否准确,这延绵数平方千米的墓葬群就静静地停留在这里,静静地告诉现在去探望他们的人穆斯林的习俗、绘画和墓葬习俗。

穆斯林下葬是严格地按照伊斯兰教教义所规定的“薄葬”、“土葬”和“速葬”。

薄葬指一切从简,不搞各种繁文缛节,不用殉葬品,人去世以后,仅仅是亲人为其念经,用清水清洗尸体,白布裹尸后进行下葬。这也是为什么在古墓群里除了那些很富有的大家族有威严的门庭以外,其余的墓都很普通。

信奉伊斯兰教的人还认为,人是由土形成的,去世以后也应该回归于土里,返本还原。而快速下葬则是想穆斯林“入土为安”、“奔土如奔金”。看来长眠在温宿古城古墓群的人都是回归于土里,安详地获福。

穆斯林教徒在去世的时候一定是无畏惧的,因为人生的最后结果就是死亡,有生便会有死。所以,埋葬在这里的穆斯林都坦然地面对死亡,死亡是人生最后的归宿是不可逆转的事实,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生命的另一个开始,生老病死是真主的前定,不会为任何人而改变。

面对这些墓群的时候,也许面对死亡的时候也不会有太多的胆怯,多了一份坦然。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们不能改变生命的长度,但是我们可以拓展生命的宽度。

温宿古城古墓群

温宿古墓群一角

温宿古城古墓群

古墓群附近的温宿大峡谷

温宿大峡谷是我国西部最美的丹霞地质奇景,还是我国最大的岩盐喀斯特地质胜景。这里有我国罕见的远古岩盐地质绝景,有我国西部奇特的雅丹地质怪景,有我国独有的巨型岩溶蚀地质秘境,堪称新疆“活的地质演变史博物馆”。

温宿大峡谷是我国西部最美的丹霞地质奇景,还是我国最大的岩盐喀斯特地质胜景。这里有我国罕见的远古岩盐地质绝景,有我国西部奇特的雅丹地质怪景,有我国独有的巨型岩溶蚀地质秘境,堪称新疆“活的地质演变史博物馆”。

上一篇:伊犁将军府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