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 中华地理

详细介绍中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以及2个特别行政区,包括但不限于旅游景点、名胜古迹、美食小吃、少数民族等。
扎什伦布寺一座宗教城市

扎什伦布寺位于日喀则市城西的尼玛山东南面山麓,它与拉萨的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并称为西藏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四大寺院”。据史料记载,扎什伦布寺是格鲁派始祖宗喀巴的弟子一世达赖根敦珠巴主持兴建的,在四世班禅罗桑曲吉担任扎什伦布寺住持时,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从那之后,扎什伦布寺就成为历代班禅的驻锡地。

扎什伦布寺,意为“吉祥须弥山寺”。寺院刚开始时叫“岗坚典培”,意为“雪域兴佛寺”,后来根敦珠巴将其更名为“扎什伦布拜吉德钦却勒那巴杰瓦林”,意译为“吉祥宏固资丰福聚殊胜诸方洲”,简称“扎什伦布寺”。

扎什伦布寺依山势而建,占地面积2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近15万平方米。其主体建筑主要分布于北部,包括措钦大殿(大集会殿)、拉章(活佛的私邸)、拉康(佛堂)、层佛台、灵塔祀殿等。南部的东西两侧是扎仓(经学院)、米村(二级僧团组织)和僧舍,以及近年新建的藏医院、接待室和僧人预备学校等。站在远处眺望,殿宇间疏密均衡、和谐,楼台间殿堂叠耸,金碧辉煌而气势磅礴。

措钦大殿也叫红宫,是扎什伦布寺的主殿。这是一座庞大的复合式建筑,15世纪中叶开始兴建,历时12年建成,是扎什伦布寺最早的、最大的建筑。措钦大殿是班禅大师讲经和举行佛事活动的场所,也是主修显宗的殿堂。大殿面积580多平方米,由48根柱子承托,可同时容纳2000人诵经,是全寺法事活动的中心。殿内设有班禅法座,四壁绘有佛教题材的壁画,殿外是绘有千佛像的回廊。大殿前是一个600多平方米的由回廊围成的院落式讲经场,讲经场回廊四壁的石雕佛龛中,有四大天王和佛教祖师等形态各异的佛像1000多尊。措钦大殿在一片修行炼法的浓厚氛围里接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信徒们的朝拜。

拉章建在措钦大殿后面,建于五世班禅洛桑益西(1663~1737)时期,是班禅大师居住和处理事务的地方。相对于措钦大殿的红宫别称,拉章也叫白宫,这多半是受了布达拉宫的影响。在建筑风格上,拉章更接近藏族民居。这是一座封闭式的建筑,共有5层。主楼顶为班禅寝室,下层为各种佛堂及办事人员的生活用房。

藏传佛教称佛堂为“拉康”,扎什伦布寺的拉康包括弥勒佛殿、尊胜殿、汉佛堂、无量寿佛殿、兜率殿、聚会殿和度母殿。弥勒佛殿耸立在寺的西面,为九世班禅于1914年主持修建。殿高30米,共分5层,由底层到顶层层层收拢,殿顶有汉式金顶装饰。殿内供奉一尊镏金紫铜弥勒佛坐像,高26.2米,造型生动,面部端庄慈祥。尊胜殿内供奉着高3.78米的宗喀巴泥塑坐像,分一层主殿和二层面部殿。主殿4根长柱直达顶层。殿壁绘有六臂护法神等壁画,殿内顶梁上挂有17幅描绘历世班禅生平的织锦唐卡。汉佛堂是七世班禅主寺时创建,殿内供奉着清朝乾隆皇帝的画像,画像前有两块汉书牌位:“当今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道光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宝座”,这是藏传佛教唯一的一座专门供奉皇帝牌位的殿堂。无量寿佛殿是六世班禅于清朝乾隆年间修建,殿正中供奉着3尊合金佛像,主供释迦牟尼像高1.25米,殿堂横梁上悬挂着描绘世代班禅生平的丝织唐卡及十六罗汉唐卡。兜率殿为五世班禅主持修建,殿内供奉宗喀巴三师徒镀金铜像,天花板用明朝鸾凤牡丹纹缂丝装饰,开绘有宗教题材的壁画。聚会殿主供宗喀巴合金铜像,左侧为无量寿佛塑像,右侧为弥勒佛塑像,另供奉一尊释迦牟尼镏金像。度母殿为六世班禅于清朝乾隆年间修建,主供镀金度母铜像,左为镀金无忧度母,右为镀金大慧度母。两佛像的造型及工艺具有尼泊尔风格。

灵塔祀殿包括四世班禅、五至九世班禅、十世班禅灵塔祀殿和一世达赖喇嘛灵塔殿。四世班禅灵塔祀殿于1666年建成,是当时最大、最壮观的灵塔。殿高27米,重檐歇山式镏金瓦顶,殿内供奉的四世班禅灵塔高11米,塔身以银皮包裹,镶嵌珠宝。塔瓶内瘗放四世班禅的法体,塔内还有大量文物和经卷。五至九世班禅灵塔在历史中受到破坏,1985年国务院拨专款,由十世班禅大师主持修建五世至九世班禅合葬灵塔。1988年灵塔祀殿竣工,十世班禅大师亲自主持开光大典。灵塔祀殿高33.7米,建筑面积近2000平方米,以藏族古代宗教建筑形式为主,同时融入了唐代、清代的建筑风格。灵塔高11.52米,通体镏金并裹以银皮,上面镶嵌大量珠宝,雕饰华丽。宝瓶内除了瘗放五世至九世班禅大师的遗骨外,还放有大量考究的物品。佛龛内供奉着九世班禅大师的塑像。殿内四周墙上绘有近万幅藏传佛教大德高僧业绩的壁画。十世班禅灵塔殿建于1993年,殿高33米,外金顶装饰,内供奉第十世班禅大师金质灵塔。灵塔高11.5米,通体金皮包裹,镶嵌珍珠、玛瑙、松石、珊瑚,内置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法体。一世达赖喇嘛灵塔殿建于1478年,主供一世达赖喇嘛根敦朱巴的银质灵塔,右侧供奉班钦隆日嘉措的银质灵塔,殿内还有宁玛派高僧如曲旺的佛足印,墙上绘有神变图壁画。

扎什伦布寺一座宗教城市

十世班禅灵塔祀殿

展佛台位于扎什伦布寺东北部的尼玛山山腰,是一世达赖为纪念释迦牟尼诞生、成佛、涅槃而建,后来四世班禅又进行了大的修建,于1468年建成。高35米,宽40米,由块石砌筑。每年藏历四月十六日至十八日,扎什伦布寺会举行隆重的展佛活动,分别展出迦叶佛、释迦牟尼佛和弥勒佛的巨大卷轴画,供僧众、信徒瞻仰膜拜。

扎什伦布寺一座宗教城市

扎什伦布寺的展佛台,在西藏各大寺院绝无仅有,是扎什伦布寺一大特点。

扎什伦布寺一座宗教城市

曲径通幽,古道古墙犹存。没有绚丽的色彩,却有古色古香;没有簇新的装修,却有沉甸甸的厚重。

扎什伦布寺共有四大扎仓(僧院)、62个米村(依僧人的籍贯而定)。阿巴扎仓(密宗院)为四世班禅于1615年主持修建,1994年重建,是扎什伦布寺最早修习密宗经法的机构。吉康扎仓位于措钦大殿西南侧,是一世达赖喇嘛于1447年主持修建,是主修显宗的扎仓。夏孜扎仓主供宗喀巴之壁画像及镀金释迦牟尼铜像、六臂怙主等。孜色松朗杰扎仓(依祜殿)位于寺西北侧,最早建于七世班禅时期,是专门为班禅大师诵经修法而建,1992年重建,是主修密宗的扎仓。扎仓是相对独立的僧院组织,各自有佛殿、经堂、辩经场、僧厨房及米村等。

近年寺院新修建了藏医院、接待室、僧人预备学校等附属建筑。扎什伦布寺与其说是一座寺院,不如说是一座宗教城市,道路格局复杂,寺庙与民居相间,重复交错,没有路牌,进入后就像在迷宫中一样。寺外沿围墙是一条长3000多米的转经路,佛教徒转经时,按顺时针绕行。按照佛教教义,围绕佛寺转经,可洗去转经者在三世中所造罪孽,并获得佛法僧三宝的功德加持。

扎什伦布寺一座宗教城市

弥勒佛殿内的弥勒佛镏金铜像

大佛手结说法印,面部庄重,神情威严,俯瞰着寺宇众生。大佛于1918年建成,是世界上最大的铜佛像。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