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 中华地理

详细介绍中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以及2个特别行政区,包括但不限于旅游景点、名胜古迹、美食小吃、少数民族等。
建水文庙

滇南邹鲁

在少数民族众多的云南,建水古镇作为元明清三代滇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保留着深厚绵长的汉文化传统,素有“滇南邹鲁”之称的建水文庙,就是这一深沉底蕴的见证。

在少数民族众多的云南,建水古镇作为元明清三代滇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保留着深厚绵长的汉文化传统,素有“滇南邹鲁”之称的建水文庙,就是这一深沉底蕴的见证。

建水文庙始建于元朝至元二十二年(1285),迄今已有700多年,文庙后又历经50多次修缮扩建,无论是建筑水平、保存完好程度和规模都仅次于山东曲阜文庙。

走进文庙,只见古木萧森,环境幽静。庙宇模仿曲阜文庙的建筑风格,采用中轴对称的宫殿式布局,六进院宅,纵深625米,一正殿二庑二堂二阁三祠八坊等37个单体建筑,排列对称,庄严典雅。

建水文庙

建水文庙

学海一隅

学海椭圆形的水潭清波荡漾,象征着儒家思想汪洋浩瀚,博大深远。

学海椭圆形的水潭清波荡漾,象征着儒家思想汪洋浩瀚,博大深远。

“太和元气”坊,是文庙的单体大门,高9米,属四柱三楼三门道木牌坊。门头“太和元气”四个大字,是赞美孔子儒家思想如天地万物并生。进入大门,迎面一尊孔子铜像,令人肃然起敬。坊后是泮池,一泓四十多亩的碧波,俗称“学海”。“学海”后的牌楼、石栏上雕刻有栩栩如生的龙、狮、象、麟等壁画,是建水文庙的特色之一。壁画上方砖砌成斗拱模样,檐牙高啄,覆以碧瓦,层层叠叠如数重大雁歇落池畔,这种建筑特色,凸显了儒家丰富的理论思维内涵与情感需求。

进入礼门后,到洙泗渊源坊和棂星门,为文庙的第三、四进庭院空间。这是典型的古代园林庭院,近山近水,精致奇巧。这里牌坊林立,碑廊如画,记载了文庙的历史概况,是研究儒文化在边疆传播的重要历史资料。棂星门至大成门是文庙的第五进庭院,院中有纪念孔子办学而建造的杏坛,杏坛为黄色琉璃瓦覆顶,彩绘金龙 和玺,坛内竖放着明代所遗的“孔圣弦诵图”石碑。杏坛周围有奎星阁、文昌阁、名宦祠、乡贤祠等,奎星阁、文昌阁供奉奎星星君和文昌帝君,取“文运昌盛”之意。

进入大成门,来到第六进庭院空间,就是文庙的核心之地。大成殿即先师殿,是祭祀孔子的正殿、文庙的中心。殿正门上悬挂“先师庙”三个镏金大字,笔力遒劲雄浑,为清代著名书法家王文治任临安知府时所题。整座大殿由28根大柱作承重构架柱,其中20根大柱用整块青石凿磨而成,是古建筑中特殊的石木构架承重结构。每根石柱重达万吨,高5米多,将文庙高高托举,庙顶覆琉璃黄瓦,气象庄严。左右屋檐下的两根石柱为“石龙抱柱”,柱身精心雕镂着龙腾祥云状花纹。二十二扇木质雕镂的屏门上布满栩栩如生的飞禽走兽。

第七进院落的主体建筑是崇圣祠,是祭祀孔子前五代列祖列宗的场所,崇圣殿东侧设有仓圣祠,祭奠的是古代传说中文字的发明者仓颉。祠后有“孔林”,元、明、清时所植的古柏葱郁幽森,金桂银桂飘香,山茶璀璨,为文庙更添了一股生气,正如源远流长的儒文化,已深入民族的血脉,即使是在滇南边疆,也一样落地生根,枝繁叶茂。

建水文庙

建水文庙

先师庙正殿

殿内正中供奉孔子像,东西厢房供奉有先贤79人,先儒75人。

殿内正中供奉孔子像,东西厢房供奉有先贤79人,先儒75人。

上一篇:大观楼
下一篇:景真八角亭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