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是一座地方色彩浓郁的水城,“悠悠鉴湖水,浓浓古越情”,这座遍布流水、石桥、古宅和诱人的风土人情的城市,安静、悠闲地过着自己的生活,自古就是令人向往的游览胜地。
绍兴城市风光
绍兴市位于浙江省中北部、杭州湾南岸,位于东经119°53′03″~121°13′38″、北纬29°13′35″~30°17′30″之间,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绍兴境内地貌类型多种多样,可用“四山三盆两江一平原”概括。绍兴东部与宁波相连,南部临近台州和金华,西部与杭州接壤,北部与嘉兴隔钱塘江相望,全境陆地总面积为8273.3平方千米,海岸线长达40千米,境内水资源丰富,素以“水乡泽国”之称而享誉海内外。这里是钱塘江、曹娥江和东海的交汇处,也是浙江重点产业的聚集地。
【古时会稽,今日绍兴】
绍兴是一座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景观、秀丽的水乡风光的古今名城。早在8000年前,这里就留下了人类活动的痕迹,2500多年的建城史,使其成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绍兴古时称为会稽,是春秋五霸之一越国的都城,素来有“历史大都会”的美誉。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不惜笔墨赞美会稽的风华绝代,描述会稽的繁荣盛景。《晋书》曰:“先公惟寓稽山,朝会万国。”《左传》记载:“禹会诸侯于会稽,执玉帛者万国。”《宋史》道:“帝在绍兴府,率百官遥拜二帝。”唐朝宰相元稹多次赞美这里,“会稽天下本无俦,任取苏杭作辈流”,“八月乘风入会稽,明月楼中吹玉笙”,“古今之大都会兮,为九牧之冠冕”,“满城春色宫墙柳,天下风光属会稽,仙都难画亦难书”。每一句诗都体现了元稹对会稽这片古老的地域情有独钟的感觉和热爱之情。白居易也有诗云:“稽山镜水欢游地,犀带金章荣贵身。”类似的赞美不胜枚举。
公元前2070年,禹在会稽召集天下诸侯,商讨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朝,都城定于会稽,这是中华民族第一次大的融合。秦始皇也在登基后不远万里来到会稽大禹陵祭拜大禹以示尊重和敬佩,同时也想让这座具有帝王之气的名城保佑和庇护自己的秦朝千秋万代,长盛不衰。骄奢淫逸的隋炀帝杨广也对会稽情有独钟,会稽的富庶和繁华令他羡慕不已,为了方便自己随时到会稽游玩,特意在下令开凿大运河时修建了会稽宫。唐太宗为了得到《兰亭序》,将会稽打造成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吸引名流富豪前往赋诗聚会。也因此,会稽收藏和收录了众多名家的墨宝,是一处真正的文学重地。
会稽山大禹陵石刻
【浓浓江南情】
游绍兴,踏古桥青石,跨悠悠之水,漫步在幽暗的小巷中,处处可见水乡的静谧与雅致。一壶绍兴老酒,一碟茴香豆,香甜醇厚之味在口中久久不散。
绍兴境内水资源丰富,河道密布,湖泊众多。曹娥江是绍兴市第一大河,浙 江省第三大河,其流域内土地肥沃,农产丰富,是浙江省粮食产地之一。东湖位于绍兴城东绕门山麓,是浙江三大名湖之一,湖区中悬崖峭壁,奇潭深渊,使其宛如鬼斧神工的山水大盆景,在国内外实属罕见:湖内有陶公洞、仙桃洞,最富情趣;湖畔有听湫亭、饮绿亭、香积亭、扬帆舫、稷寿楼等景观;霞川桥、秦桥、万柳桥等古桥横跨两岸。鉴湖是我国江南最古老的大型蓄水工程,建成于东汉永和五年(140),在唐宋时期是著名的城市湖泊,唐代几乎所有的名流都游赏过镜湖,李白歌“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杜甫赞“越女天下白,镜湖五月凉”;贺知章叹“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十里湖塘两岸清风屏列,会稽山天池碧波荡漾,玉水河见证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水乡,一抹淡淡的温柔。
水,承载桥的历史,桥,为水增添光彩。绍兴市桥的数量是威尼斯的5.5倍,平均每1000平方米就有6.3座桥。纤道桥,始建于晋代,现存古纤道桥为唐元和十年(815)时修建,纤道桥构思奇妙、建筑精巧,为国内仅存桥型,该桥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八字桥,是绍兴历史文化的象征之一,更是老绍兴的典型代表,是我国现存有文字标记最古老的城市桥梁,因其特殊的桥型,被称为我国最早的立交桥,该桥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迎仙桥,始建于明代,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重建,单孔石拱及准悬链线型的桥体,造型独特,甚为少见,是国内首次发现的近似于悬链线拱的古石拱桥。每一座石桥都是一个活化石,它们安静地陪伴着河流,构筑了一个和谐的水上世界。乌篷船是这个世界中的精灵,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它们从水面、桥下穿行而过,或轻快或娴雅,丰富着人们的生活。桥乡,历史与神奇的记录者。
东湖一角
纤道桥
纤道桥全长7160米,由1285孔石梁桥组成,俗称百孔官塘桥,又称链桥。
绍兴的酒文化历史悠久,自古就有大禹杜酿、勾践“箪醪劳师”等传说和典故,南北朝时,被列为贡酒;唐朝时,著 名诗人贺知章、李白、白居易、元稹等,都以饮绍兴美酒、赏稽山鉴水、留千古诗篇为畅事;明清之际,被列为全国十大名酒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绍兴酒在国家历届评酒会上都有金奖获得,先后被列为国家“八大”、“十八大”名酒之一,并曾被列为钓鱼台国宾馆唯一国宴专用酒。绍兴酒制作工艺精湛,有“汲取门前鉴湖水,酿得绍酒万里香”的说法,酒品色、香、味俱全,营养丰富,在世界酒文化中都是不可多得的佳品。酒乡,实至名归。
绍兴酒
八字桥
八字桥高5米,净跨4.5米,桥面宽3.2米,桥东西27米, 桥东的南北向落坡各为12.4米、17.4米,桥面的南向落坡为14米,西南落坡为17米。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绍兴历代人才辈出,被誉为“名士之乡”,明代文学家袁宏道惊叹这里“士比鲫鱼多”。这里的兰亭、沈园、禹陵、蔡元培故居、周恩来祖居、秋瑾故居、王羲之故居等都在闪耀着名人遗物的光辉。在难以计数的名士之中,与这座古城紧密关联、难以回避的就是鲁迅。鲁迅是地地 道道的绍兴人。这位中国文坛巨匠浓密的胡须,笔直竖立的头发,眼神中永远带着威严和批判,仿佛要将世界上一切不公驳斥得体无完肤,要揭露所有的丑恶。
秋瑾故居
秋瑾故居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城南塔山南麓,坐北朝南,依山而筑。秋瑾曾经在此习文练武,度过她的少女时代,后来这里又成了她从事革命活动的重要场所。故居共五进,曾经多次修缮,在第三、四进设立有秋瑾史迹陈列室。
鲁迅故居位于绍兴市鲁迅路208号的东昌坊口,占地1.5平方千米,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鲁迅在这里居住了18年。从门前流过的小河,水中慢行的乌篷船,狭窄的青石板路,青瓦粉墙,竹丝台门,风情园,咸亨酒店……每一处景观,哪怕无意中的一瞥,都让人不自觉地想起鲁迅作品中的场景。经过修缮,这里再现了鲁迅祖居(周家老台门)、鲁迅故 居(周家新台门)、百草园、三味书屋、寿家台门、土谷祠的原貌,是原汁原味解读鲁迅作品,品味鲁迅笔下风物,感受鲁迅当年生活情境的真实场所,也是绍兴的“镇城之宝”。
鲁迅纪念馆位于鲁迅故居东侧,东接鲁迅祖居,西邻周家新台门,北毗朱家台门,南临东昌坊口,与寿家台门隔河相望。鲁迅纪念馆总占地面积为6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5000平方米。它以鲁迅生平事迹的宣传教育、鲁迅文物资料的征集保护、鲁迅思想作品的科学研究为主要任务,是绍兴对外宣传教育的一个“窗口”和著名的人文景观。
一坛老酒,品尽多少古滋味;一个故事,诉说诸多情和愁。绍兴,读着有种古韵厚重的感觉,它的精彩还会像黄酒的香气一样,香飘万里,万古流芳。历史不会停下前进的脚步,但历史更不会忘记那些曾经华彩现在依然光鲜的城市。
绍兴名菜清汤越鸡
绍兴菜,以淡水鱼虾河鲜及家禽、豆类为烹调主料,注重香酥绵糯、原汤原汁、轻油忌辣、汁味浓重,常用鲜料配以腌腊食品同蒸同炖,配上绍兴黄酒,醇香甘甜,回味无穷。代表名菜有“绍兴虾球”“干菜焖肉”“清汤越鸡”“白鲞扣鸡”等。
鲁迅故居雕像及鲁迅吸烟观景墙
三味书屋
三味书屋是鲁迅少年时代上学的地方,房内正中墙上挂着“三味书屋”的匾额和松鹿图。
咸亨酒店
咸亨酒店是一家三开间门面的酒店,店门屋檐下悬挂着一块书有店号的横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