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 中华地理

详细介绍中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以及2个特别行政区,包括但不限于旅游景点、名胜古迹、美食小吃、少数民族等。
乌镇 水枕江南的梦里故乡

意大利东北部的威尼斯是著名的水上城市,素有“水上都市”“百岛城”“桥城”之称,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各国游客为之向往。古老的中华大地上也有一个这样的水乡小镇——乌镇。乌镇具有悠久的历史,城市深处的它,长期以来免于世俗的打扰,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温柔的灯光笼罩在乌镇上空,展示出一种神秘而静谧的美丽。

乌镇的历史悠久,古时称为“乌墩”“乌戍”,其可考的历史文化踪迹可以追溯到6000年以前,是我国江南六大古镇之一,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这里属于新石器时代的马家浜文化遗址范围内,从乌镇东部“谭家湾古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陶器、石器、骨器、兽骨等,说明在很早以前人类就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和繁衍。春秋末期,群雄并起,吴国独大,与越国之间的战争让吴国对越国格外提防,乌镇处于吴越边境,于是吴王便在乌镇驻兵把守,以防越国偷袭。秦朝时期,乌镇以车溪为界分成两个区域,西部称为 乌墩,由乌程县管辖,东部名为青墩,归属拳县治理,乌镇开始了一市双治的局面。乌镇在唐代隶属苏州府,在《索靖明王庙碑》(872)中第一次出现了关于“乌镇”的记载,同一时期的《光福教寺碑》上也有“乌青镇”的名字。到了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史料中已经出现了“乌墩镇”“青墩镇”的记述,此后,宋光宗赵惇登基称帝,为了规避皇帝名讳,乌墩镇改称为乌镇。新中国成立后,将乌镇和青镇进行合并统称乌镇,一直延续至今。

乌镇 水枕江南的梦里故乡

乌镇夜景

乌镇 水枕江南的梦里故乡

通济桥和仁济桥

这是两座奇特的桥,两桥直角相连,互为犄角,交相辉映,当地人把两桥比之为“姐妹桥”。

【站立桥头观流水,漫步古巷忆史魂】

桥是乌镇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也是乌镇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乌镇曾经有120多座桥,可谓“百步一桥”。乌镇中的古桥最早修建于南宋时期,盛行于明清两朝。大多数桥梁随着岁月流逝和年久失修永远地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有的甚至没有留下名字,留存至今的有30多座。较出名的有兴华桥、环洞桥、应家桥、通济桥、仁济桥、太平桥、仁寿桥、永安桥、逢源双桥、福兴桥、梯云桥、利济桥和浮澜桥等。偶有桥身上刻着对联,如西栅的通济桥南面刻有:“寒树烟中,尽 乌戍六朝旧地;夕阳帆外,是吴兴几点远山。”北面则刻着:“通云门开数万家西环浙水;题桥人至三千里北望燕京。”联中记述了乌镇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摇橹行船水面之上,无论透过哪座桥都能看到更远处有另外一座桥的身影,这就是乌镇“桥里桥”的独特景观。扶栏伫立桥头,欣赏着两侧古风浓郁的民居,桥下偶尔穿行而过的乌篷船,在水面上划出道道波纹,俨然一幅古老的乡村山水画,纯朴而宁静。

跨过古桥,进入乌镇,踏着青石板铺成的巷道,漫步在古巷之中,两边各式的民居体现着不同时期历史的特色,人们感受到的是久远和幽深。青砖灰瓦无声地诉说着乌镇的历史,道道痕迹静静地回忆着曾经的创伤。

在乌镇观前街上有一座名为“修真观”的道观,因北宋咸平元年(998),道士张洞明在此结庐并修真得道而得名。修真观受到众人追捧,与苏州玄妙观、濮院翔云观并称为江南三大道观。修真观虽然经过多次修整,但没有改动原有格局,其布局宽阔,气势轩昂。山门前的广场十分开阔,是人们迎庙会、看社戏的地方。修真观的山门正门上方挂有一只特大的算盘,下有对联一副,“人有千算,天则一算”,极具警世意味。

看社戏是乌镇人的传统娱乐项目,就连鲁迅先生都对社戏充满憧憬。与修真观相对的古戏台就是乌镇社戏的演出场地。戏台占地204平方米,建于清乾隆十四年(1749),曾经屡遭毁损,1919年修缮后,一直保持到今天。戏台为歇山式屋顶,飞檐翘角,庄重中透着秀逸,加上梁柱之间精致的木雕,艺术价值极高。台分两层,底层用砖石围砌,进出有边门和前门。边门通河埠,底层后部有小梯通楼台,亦可通过翻板门从河埠下到船里。楼台分前后两部分,后部是化妆室;前部是戏台,正对广场。

乌镇 水枕江南的梦里故乡

乌镇宁静的石板路

【江南育才地】

水乡江南是孕育人才的福地,从古至今,乌镇中走出的名人大家已经有千人之多。从1000多年前中国最早的诗文总集的编选者梁代昭明太子,到中国最早的镇志编撰者沈平、著名藏书家鲍廷博、理学家张杨园、晚清翰林严辰、夏同善……近现代则更是名人辈出,政治活动家沈泽民、漫画大师丰子恺、海外华人文化界传奇大师孙木心等,都出自乌镇。在这些名家之中,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茅盾,他的《子夜》、《林家铺子》、《春蚕》、《秋收》和《残冬》,对中国文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座巍然高耸的丰碑。

茅盾故居坐落在乌镇市河东侧的观前街17号,是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故居四开间两进,总面积约450平方米,是清代江南传统木构架民居建筑。故居分东西两个单元,包括卧室、书房、会客厅、餐厅等,其家具与布置仍是茅盾当初居住时的样子。故居内栽种有棕榈、天竺、冬青、扁柏等植物,其中棕榈和天竺是茅盾亲手种植的,如今的棕榈已经7米多高,天竺仍然郁郁葱葱、枝繁叶茂。茅盾在这个环境幽雅的地方完成了中篇小说《多角关系》的写作。茅盾故居内还设立有7间陈列室,用于陈列茅盾的150幅照片和反映他的生平及业绩的实物。故居内共有珍藏品276件,茅盾照片400余件,当代名家的书画200余件。

在乌镇,你不会有客人的感觉,乌镇人的亲切让人觉得自己仿佛也是乌镇中的一位居民,与这里的一切融在一起,尽情享受着古镇的优美和舒适,这可能就是一种人与自然的呼应。青烟袅袅之下,远离世俗的一群居民在这片宁静和谐的土地上安居乐业,共享人生。

繁华中追寻一丝素雅,喧嚣中渴望一种宁静,乌镇是最好的选择。溪水造城,城枕水中,古色青烟,不染浮华。

乌镇 水枕江南的梦里故乡

修真观山门上的特大算盘

乌镇 水枕江南的梦里故乡

乌镇中的古戏台,每年正月初五的迎财神会、三月廿八迎东岳庙会、五月十五迎瘟元帅会等,都要在戏台演神戏,招待修真观中的诸神。平时也会演出一些人们喜欢的戏曲节目。

乌镇 水枕江南的梦里故乡

茅盾亲手栽种的棕榈树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