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皇帝朱元璋故里
凤阳位于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游南岸,其地势呈南高北低之势,南部为山区,中部为倾降平缓的岗丘,北部为沿淮冲积平原。凤阳的最高峰是海拔340米高的狼窝山,最大的湖是约30平方千米的花园湖。除淮河流经本县外,还有流注入淮河的板桥河、濠河、天河、窑河等。这片土地虽然面积不大,却因为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故乡而众所周知。
【故里与明国都】
春秋战国时期,凤阳被称作钟离国。秦统一六国后改为钟离县。三国两晋时期又称作钟离郡。隋朝唐宋元时,此地被称作豪州与濠州。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便出生在这里,他25岁时参加红巾军,28岁时被奉为吴国公,38岁时在南京登基称帝。
登基第二年,朱元璋在凤阳开始动工建造大明中都皇城。他从全国调集数百万名军士民夫,在今天的凤阳西北大兴土木,“建置城池宫阙如京师之 制”。但在这座庞大的宫殿动工六年后,洪武八年(1375年)四月,朱元璋突然下令废弃中都。那时,中都皇城已呼之欲出。这座庞大建筑设有内、中、外三道城:外城周长30多千米,设有四门;中城周长7.85千米,设有四门;内城即皇城,周长3.68千米,墙高15米,全由40厘米长、20厘米宽、11厘米厚的特制大砖砌成。城内有正殿、文华殿、英武殿,有东、西、后三宫,有金水河、金水桥,有中书省、太庙、大都督府、御史台、大社稷,还有城隍庙、国子监、会同馆、历代帝王庙、功臣庙、观星台、百万仓、军士营房、公侯第宅、钟楼、鼓楼等,其“规模之大、规制之盛、工艺水平之高,实冠天下”。
600多年后,经过岁月与战火的大明中都皇城遭到了严重损毁,如今仅存午门、西华门台基与1100米的城墙残迹。它与其他附属建筑,如朱元璋父母的陵墓明皇陵、鼓楼、大龙兴寺和禅窟寺等被列为国家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凤阳也因这位明朝皇帝朱元璋、大明故都而被称作“帝王之乡”、“明皇故里”。
【凤阳八景】
凤阳的景观资源丰富,除了明王朝遗留下来的历史古迹外,还有韭山洞、卧牛湖与小岗村等,并由此派生出著名的“凤阳八景”。
韭山仙境主要是奇绝洞景,洞内有千姿百态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等,置身其间,恍入仙境。明陵风雨景观即指明皇陵,也就是朱元璋父母的墓地,此地绿木葱茏遍地野花。龙兴晚钟指龙兴寺山腰钟亭里有一口重约四吨的大钟,钟顶有一对奇兽蒲牢。每当清晨与傍晚时分,寺僧敲响古钟,那洪亮的钟声便传出数十里。钓台春涨、谯楼归市、濠梁观鱼、浮桥烟锁和九华屏障五景也各具韵味。
虽然凤阳八景比不上“大明国都”的历史意义,但对于凤阳来说,的确称得上是锦上添花。
凤阳明皇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