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法自然的流派
今天的黄山市在古代属古徽州境内,在晋朝和隋朝此地曾设新安郡,加之新安江流经此处,所以古时人们常以“新安”代称。新安画派是指在明末清初,一批徽州画家与寓居外地的徽籍画家的一支绘画流派。这批画家受徽州山水熏陶,取材自然,笔墨独到,画风幽冷飘逸,自成一派。因为相同的地缘关系、相近的绘画风格,人们称其为“新安画派”。
【画派与画风】
新安画派的奠基者是明代的汪肇、丁瓒、丁云鹏、程嘉燧、李永昌、吴左千、李流芳等人。这些文人墨客有的身居徽州,有的游行黄山,在自然山水中浸润身心,他们的人品与画风相得益彰,行事低调下笔淡然,可以说是该画派的先驱人物。
最早为这批山水画家群体定名的是画家龚贤,他首先提出了“天都派”一说。天都即天都峰,是黄山72峰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座峰峦,人们常以“天都”代指黄山。龚贤所提的“天都派”其实就是后人所称的“新安派”。后来,另一位清代艺术家张庚在《浦山论画》中正式提出了“新安派”一说,被多方沿用,于是“新安画派”渐成定论。
黄宾虹像
新安画家无论是为人品性还是绘画技艺,均强调简淡清逸、回归自然。他们钟情于黄山的云海松石,笔墨线条苍凉遒劲,笔法自然,既善于用黄山的险峻峭丽来表现自我之孤高淡然,又善于用云海奇松来表现脱尘忘俗之心境。因此画家笔下的作品多具有超尘拔俗、凛若冰霜的气质,令人观之印象深刻,难以忘怀。
新安画派人员众多,画艺卓绝者有70多人,其中自成一家的有20人。这批画家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先驱者程嘉燧、李永昌、李流芳;第二类是鼎盛期的弘 仁、方式玉、王瘭素、吴山涛、程邃、汪家珍、戴本孝、吴龙、顺田生、程正揆、郑旼、汪之瑞、孙逸、查士标、汪洪度、雪庄;第三类是近代的后继者黄宾虹、张翰飞、张君逸、张仲平;第四类是现代的汪向阳等人。
让新安画派在中国画坛大放异彩的是“海阳四家”,即弘仁、查士标、孙逸和汪之瑞四人。弘仁非常喜欢描画黄山松石,他的笔法清刚简逸,意趣高洁俊雅,存世作品有《枯槎短荻图》、《西岩松雪图》、《黄海松石图》等。查士标多以水墨云山为题材,他有时笔墨纵横粗放豪逸,有时笔墨尖峭,枯寂生涩,代表作有《云山图》、《空山结屋图》、《秋林远岫图》、《云山烟树图》等。孙逸笔墨闲雅,画风清逸自然;汪之瑞则品性孤高,绘画风格也趋于枯淡幽冷,传世作品极少。
新安画派的画家与作品对整个安徽及中国的山水画产生了较大影响。后期的徽籍绘画大师如黄宾虹、汪采白与汪向阳等人都是新安画派的杰出传人。
新安画派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力。20世纪80年代,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方艺术博物馆曾举办过一次“新安画派作品展览”。这次展览让新安画派的绘画作品走出了国门,同时一些画作还被编印成册,题名为《黄山云影》,向世界友人重点推介这一源远流长的东方画派。
《西岩松雪图》
纵192.5厘米,横104.5厘米,纸本,水墨。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为弘仁晚年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