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华地理

详细介绍中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以及2个特别行政区,包括但不限于旅游景点、名胜古迹、美食小吃、少数民族等。
濮阳麦秆画 典雅浓郁,构图万千

濮阳麦秆画充分利用了它特有的光泽明暗,借鉴了古老的传统文化,融合了新石器时代的岩画,以彩陶纹路作为线条,自由地造型。它不仅融合了原始艺术和民间审美艺术,更与时俱进,许多时尚元素跳跃其中,使得濮阳麦秆画更是显得生动活泼。

濮阳麦秆画 典雅浓郁,构图万千

双鹤图

早在4000年以前,濮阳就已踏入了人类文明的门槛,成为华夏文明中的一颗闪亮明珠。濮阳这片肥沃土地盛产小麦,为麦秆画提供了很好的物质资源。

据史书记载,麦秆画起源于隋代,在康熙年间名扬天下。约在宋朝末年,濮阳民间就已出现麦秆贴出的扇子、装饰画、昆虫造型等手工艺产品。

清朝乾隆年间,濮阳清丰一带的艺人们已经能够熟练地利用麦秆作画。虽然麦秆画来自民间,但当时只能作为贡品被皇家贵族欣赏或珍藏,普通人家很少能看见麦秆画。由于社会动荡不安,战争纷乱,麦秆画技艺几乎失传。直到在秦怀王墓陵中发掘出土一幅麦秆画,这幅画作虽然经过了2000多年的岁月,但其麦秆的色泽依旧鲜明,崭新如初,不失其古朴庄重的本色。

新中国成立后,老一辈民间艺术家倾尽全力使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瑰宝重新繁盛起来。

细数濮阳麦秆画最负盛名之地,当数清丰县。此地的麦秆资源丰富,用手触摸,可以感觉到麦秆薄如缎带,表面光洁如金玉。如今,濮阳麦秆画已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制作流程,要经过十几道工序,从单一的平贴发展到多层次粘贴和浮雕式粘贴等技法,制作的麦秆画古香古色,精美绝伦。国外友人赞誉其为“迷人的艺术”。

濮阳麦秆画图案丰富多彩,龙、凤、观音、吉祥花草在画面上熠熠生辉,代表着人们求福祈愿的美好愿望。麦秆画还能表现经典的历史故事和戏曲人物形象。民间大师制作的“游春图”充满了艺术的节奏和韵律,“敦煌壁画”也生动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让人惊讶那金黄色的麦秆变化万千,而且闪烁着神奇的光芒。

中国自古乃礼仪之邦,互送礼物是最好的表达方式。不同的麦秆画也表达了不同的祝福。比如莲子和童子结合在一起,寓意连连得子。艺人们的想象力就在这麦秆画上生动地展现,鱼跃龙门、马到成功,无一不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吉祥纹样。

濮阳麦秆画在发展的过程中,涌现出无数能工巧匠,艺人们手拿麦秆,用最简单的植物表达着他们对世界的期待和爱。

濮阳的刘丽敏,曾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荣誉。她设计的麦秆画作品《虢国夫人游春图》,已被人民大会堂收藏。濮阳美术家王华平和韩瑞萍设计制作的《雄风十里》和《锦上添花》也曾获得国家级的优秀奖……在麦秆画设计的道路上,濮阳人民以及关心麦秆画的美术师们前赴后继,勇于尝试,为麦秆画独创了一片新的天地。

丰富的题材内容,丰厚的文化内涵,精致的艺术创作,无疑都给了麦秆画顽强的艺术生命力。作为中国的民间艺术,麦秆画算是其中的一个乐符。

虽然濮阳麦秆画昔日的辉煌已经褪去,但它内在的韵律依旧在慢慢升腾。如今,濮阳麦秆画正以崭新的民俗文化姿态站在世人眼前,为人们增添了无数缤纷的色彩,被世人称赞为“神织仙编、巧夺天工之妙”。

濮阳麦秆画 典雅浓郁,构图万千

麦秆画工艺品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