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省中华地理

详细介绍中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以及2个特别行政区,包括但不限于旅游景点、名胜古迹、美食小吃、少数民族等。
歌仔戏流传百年的民间戏

已经有几百年历史的歌仔戏发源于台湾,也是从台湾发源发展起来的唯一一种传统戏曲。歌仔戏以闽南话为基础,加入歌谣唱腔,如今已经在台湾、福建等地流传开来,并广受欢迎。传说最早的歌仔戏并无系统,只是人们口口传唱的歌谣。郑成功击败荷兰殖民者,台湾光复以后,大量的福建百姓随军移民到台湾,闽南文化也逐渐向台湾传播开来。闽南人天生一副好嗓子,因此无论是在田间劳作还是在海上捞鱼,都会唱上一曲,一个人唱,一群人和,时而说时而唱,这种说唱艺术很快就流传开来。

【歌仔戏的古往今来】

最早的歌仔戏主要与生活生产相关,或者表达闽南人的浓浓思乡之苦,有时候赶上节庆,人们便在街头一起唱。经历了200年的变化和发展,歌仔戏慢慢变成了一种用闽南话演唱的戏曲,开始慢慢成立了戏班子去表演。最早的歌仔戏演员都是男性,他们根据角色的不同分唱不同部分,但是不着戏装,也没有扮相。后来,歌仔戏融合了北管、南管、昆曲等戏剧的曲调与表演形式,才开始有了固定的装扮和服装,以及不同角色的曲牌等。

如今的歌仔戏不但丰富了演员的表演形式,而且用各种传统乐器进行伴奏,大广弦、台湾笛和月琴等都是歌仔戏常用的伴乐。最早的歌仔戏戏班是由一群业余爱好者成立的,称为“清和音”。戏班到处巡演,参与各种祭祀活动、嫁娶婚丧、生辰贺礼和重大节日等的表演,闽南话的唱腔打动了无数福建移民,戏曲中讲述的一个普通人就是现在的自己,于是歌仔戏团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成立。尽管经历了日本殖民地时期的低潮,但是起源于民间,深刻在每个人心里的歌仔戏并没有消亡,而是发展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歌仔戏的声色舞动】

歌仔戏与中国其他地方的传统戏剧一样,重视演员的身段与唱腔。唱是歌仔戏的灵魂,着装的演员用真嗓唱出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不追求高音,不追求难度,让歌仔戏别有一番韵味。歌仔戏的内容往往选取人们耳熟能详的传统故事加以演绎。唱词中多为通俗易懂的白话,还有很多台湾的民谤,并常用尾子押韵的“四念白”,使得歌仔戏拥有了广大的群众基础。

有声皆歌,无动不舞。歌仔戏还通过演员的不同动作表演来表现具体的生活场景。因空间和道具所限,歌仔戏演员往往通过手脚的舞动表现耕种、战争、卷帘、开窗等生活细节。

【舞台上的歌仔戏】

随着一阵紧张的鼓点,歌仔戏就开场了。演员们或翻着跟头,或踩着碎步,或昂首阔步一个个到台前与观众作揖问候然后自报家门。小旦妆容清丽,服装色彩瑰丽多变,在唯美的灯光下,紫色的衣服如霞,黄色的衣服如金,白色的衣服胜雪,红色的衣服似火……五彩缤纷,色彩斑斓,不同的服装不仅将舞台和演员点缀得更加美丽,而且代表了不同的人物和性格。小生面容俊朗,服装利落大气,书生的服装俊逸清秀,武士的服装威严庄重、富贵华丽。丑角装扮滑稽夸张,衣着奇特,连动作也十分古怪,让人忍俊不禁。

台湾桃园县平镇市,客家义民节,歌仔戏表演的场面

一位歌仔戏演员正在进行演出化妆

音乐声起,小旦嗓音清亮,小生声音浑厚,丑角则穿插其中插科打诨,或诉说漫漫情谊,或表达无尽思念,或哭诉生活磨难。哀怨中音调悠长缓慢,欢喜中唱腔轻快愉悦,愤怒时声音沉重短促。伴着音乐,歌仔戏柔软绵长,婉转动人,让听者无不沉浸其中,时而潸然泪下,时而捧腹大笑。

舞台瑰丽的灯光下,彩衣的小旦如同下凡的仙子,轻舞长袖,将生活中的故事娓娓道来,那故事就像是每个寻常人家的日子一样,令人如同身临其境。

歌仔戏演员

台湾著名的歌仔戏演员有杨丽花和叶青等人。杨丽花扮演小生,面容俊俏,眉目含情,她还擅长丑角表演。叶青也扮演小生,但是风格与杨丽花不同,叶青的表演风格冷峻。著名的歌仔戏曲目有《王宝钏》、《狸猫换太子》、《薛仁责东征》等。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