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水位于台南市西北部,曾经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镇。因为蜂炮习俗的发展,盐水蜂炮成为台湾各地游客趋之若鹜的项目。盐水蜂炮与平溪天灯齐名,拥有“南蜂炮,北天灯”的说法。盐水蜂炮的习俗起源于100多年以前,元宵节时,盐水人为了祭祀关圣帝沿街燃放烟花,烟花燃放时万炮齐发,像是群蜂出巢,所以称之为蜂炮。
【蜂炮传说】
台湾人供奉关圣帝的传统由来已久,关圣帝被视为当地的保护神。盐水小镇的村民虔心祭拜关圣帝,并在此建了武庙。有一年,盐水突发瘟疫,导致人畜伤亡很多。乡亲们在武庙跪拜,求得关圣帝显灵指示,要抬着关圣帝巡游全镇,以炮火相助,定能驱除瘟疫邪灵。
于是,村民们敲锣打鼓接关圣帝出巡,沿街的百姓都准备好炮火,关帝一到就点燃炮火。很快,瘟疫就消除了。人们感激关圣帝的相助,并祈求年年岁岁永远平安,就定好每年元宵节这一天请关圣帝巡游全镇,驱邪除魔,燃放烟花。历经数年,这就成了盐水小镇的传统。现在,盐水蜂炮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成为盐水著名的民俗和旅游项目。
【盐水关帝武庙】
台南市盐水区在八掌溪下游,是八掌溪的冲积平原地带,区内常有风,大风导致海水倒灌,出现很多咸水,所以称作盐水。盐水还曾经被称为“月津”,清朝雍正年间这里设置过海港,海港形似一弯新月。
盐水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气候温和,区内地势平缓,适于耕种农业的发展,也是宜居地区。因此盐水区是台湾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最早的原住民是西拉雅人。郑成功进人台湾以前,这里已经有大量的汉族移民。汉族移民的到来带来了大陆地区的信仰,关圣帝信仰很早就出现在盐水。盐水市有一座著名的武庙,始建于明朝永历年间,庙中供奉关圣帝君,保佑当地一方平安。郑成功人台后大力弘扬汉族文化,武庙得到重视和重修。在多次的修复中,盐水武庙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善男信女前来祭拜。
1983年武庙后殿建成,共三层,一层是玉莲寺的主殿,二层是五恩主殿,三层是凌霄宝殿。如今,武庙旁边又兴建了文物展示馆,详细介绍武庙的历史和盐水蜂炮的发展。也正是因为有了盐水武庙,当地人的精神才有了寄托,才有了著名的盐水蜂炮。
【璀璨的夜空】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四和十五是盐水蜂炮举行的日子。从当天下午开始,盐水区就陆陆续续涌进无数来自台湾各地和大陆地区的游客,他们有的戴着面罩,有的戴着头盔,有的戴着安全帽,形形色色,人潮涌动。
盐水蜂炮的首要活动是关圣帝巡境。轿夫们抬着关圣帝君的神轿从武庙出发,沿着一定的路线在盐水区巡游,将关圣帝的祝福和护佑带到每一条街道、每一户人家。神轿到各家门前时,这户人家就点燃自己炮城上的爆竹烟花。是夜,盐水的上空烟花四起,炮声此起彼伏。天上的烟花色彩艳丽,光彩夺目,像是一片片盛开在夜空的花海,一朵刚刚熄灭,另一丛又升上天空,空中花火连绵不断,五彩缤纷,华丽璀燦,一时间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五彩斑斓的烟花一夜都不会落幕,将盐水照得如同白昼。火树银花不夜天的盐水流光溢彩姹紫嫣红,耳边的炮声隆隆,这是一场传统信仰的嘉年华,是一场汇集了美好祝愿的烟火盛会。
做好防护
到盐水看蜂炮最重要的是要做好防护。根据多年的经验,首先要穿好塑胶雨衣,或者更好更结实的外套,头部的防护也是很重要的,头盔.安全帽等都可以。而且要注意躲避蜂炮,炮火无情,小心受伤。
台湾炮城
台南盐水蜂炮广兴社炮城(百兔奔月)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