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 中华地理

详细介绍中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以及2个特别行政区,包括但不限于旅游景点、名胜古迹、美食小吃、少数民族等。
智化寺 明代寺庙建筑的精妙之作

位于东城区禄米仓胡同东口路北的智化寺,是北京现存的唯一仍保持着明代建筑风格的佛教寺庙,规模宏大,建筑壮丽,早在196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见其文物价值之高。

智化寺 明代寺庙建筑的精妙之作

智化殿

智化殿面阔、进深均为三间,明间有后抱厦,单檐庑殿顶,殿内的藻井已经在20世纪30年代被倒卖,现藏于美国费城博物馆。

【智化寺的历史和布局】

智化寺始建于明正统八年(1443),原为太监王振的家庙。王振为明英宗的幸臣,也是“土木堡之变”的祸魁。明代时这座王振的家庙被赐名为“报恩智化寺”,一度曾祠祀王振。清乾隆年间始毁王振祠,纯为佛寺。目前在寺内所看到的那两座无字碑,实际上就是这一场历史变化的见证。当年,这两座碑原有碑文,即《敕赐智化寺之记》和《敕建智化禅寺振恩碑》,是明英宗在“夺门之变”复位之后,为纪念王振所立,纯粹是王振的歌功颂德碑。清乾隆七年(1739)毁王振家祠时,将碑文磨去,才形成了现在的无字碑。

在建筑体量和高度上,智化寺前半部中轴线上的殿堂,由前向后,自山门、智化门,至智化殿、万佛阁,不但体量 进进增大,而且呈坡状层层递升,这是按其宗教意义设计的。

智化寺的平面配置也有不足之处,就是缺乏一个理想的前导部分。寺居城内,山门前不能设较长导引,这是客观所限。但其山门后檐墙与智化门前阶之间相距不过十余米,第一个院落这样狭窄,第二、第三个院落却都有三四十米那样宽敞,很不相称,令人有些费解。究其原因,当初智化寺很可能是舍宅而建。黄云眉《明史考证》云:“智化寺即振旧宅。”王振是司礼监太监,应是正四品官。按明制,他的宅第应是门屋三间、厅堂各七间。这个数字基本符合智化门、智化殿与万佛阁的建筑体量。民宅间量小,改成佛殿后间量增大,间数减少是 可能的。智化门如果是王振宅第的门屋,那门前地方不会很大,所以加盖山门也就只好不得已而将就了。

明代寺院山门内多单建供二密迹金刚力士的金刚殿,而不是像清代把二金刚供在山门里,如嘉靖丙午年建于阜成门外八里庄的摩诃庵,山门内即为金刚殿那样(智化寺山门内为智化门),二金刚与四天王合塑于内,形制作用同天王殿,与一般明代规制不同,这或许是向清代寺院布局的一种过渡吧!

智化寺 明代寺庙建筑的精妙之作

如来殿

智化寺 明代寺庙建筑的精妙之作

智化寺山门

山门为仿木砖石结构,拱券门,单檐歇山式,黑琉璃瓦覆顶,门额上石刻着“敕建智化寺”匾额。

智化寺 明代寺庙建筑的精妙之作

智化寺音乐演奏

【智化寺的五个亮点】

这座寺庙有五个亮颇为世人所注目。

一是精美完整的明代建筑艺术群。进入智化寺,首先令人吃惊和赞叹不已的,是寺中主要殿堂红墙之上皆为歇山黑琉璃筒瓦顶,这在国内现存寺院中尚不多见。智化寺的主要殿堂,无论是中轴线上的正殿,还是两厢的配殿,均为歇山顶,万佛阁用的还是庑殿顶,说明这个寺院在当时是很破例的。从覆瓦上说,明成化前,琉璃瓦虽已能大量制作,但是实际应用上,除皇宫王府和皇家大寺外、一般寺院用琉璃瓦的,远远不如后世清代那样普遍,况 且还有着严格的等级规定。当时琉璃瓦只有官窑能烧,若没有特殊关系和皇帝旨意,是很难弄到的。王振能如此大量地使用琉璃瓦,足见其权势之大和得宠之甚。寺院用黑瓦覆顶,在佛教意义上是有其依据的。佛经上有“四种色”之说,“息灾为白”、“增益为黄”、“敬爱为赤”、“降伏为黑”,喻“地、水、火、风”之“四大”。“黑者”为风大之色,风为大力之义;如来成道时,亦以风指降伏魔,魔降伏之。在建筑结构上,智化寺可以称得上是一座小型的建筑博物馆。各殿堂中,上有接近宋元的做法,下有靠近清代的形制,同时还具有明朝的特征,并未限于单一规制。

二是珍贵稀有的转轮藏。转轮藏为南朝萧梁时期的傅翕发明的一种诵经礼佛的辅助设施,推动转动一圈就相当于将转轮藏上所带的经卷诵读了一遍。这样,连文盲皆可诵经礼佛了。

三是明代风格的壁画。在寺内智化殿明间后檐的抱厦内有十分精美的地藏菩萨壁画,虽然抱厦为后世所补建,但壁画的风格颇似法海寺,引人注目。

四是现存最为古老的“京音乐”。该音乐究其根本,是源于宫廷的教坊音乐,是王振倚恃皇宠,于明英宗正统十一年(1446)将宫廷音乐移入了自己的家庙。而寺内“以艺谋生”的艺僧为维持生计之需要,严格遵循师徒传授、秘不外传的行规,既不外传,也不借鉴外界的东西,因而始终是原汁原味未加变动地传承了28代。寺内现存有清康熙年间的曲谱手抄本和明正统年间制造的乐器,可用来演奏30多个曲牌,堪称“活文物”。这种纯粹是“封闭保守”所衍化出来如此有价值的“活文物”,的确是当年制定家规的艺僧所始料不及的。据考察,智化寺的“京音乐”是唐宋以来的燕乐中鼓吹教坊的一部分,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音乐之一。如此完整、准确、真实的古代音乐资料,为国内外所罕见。

五是现存唯一的一套,也是自宋代以来开刻佛经的最后一部官刻汉字佛教经版——清乾隆时的《龙藏经》,该经的29036块经版全部收藏于此。此套经版原存于柏林寺,1982年移至此寺。

智化寺 明代寺庙建筑的精妙之作

智化门

智化门实际就是天王殿,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单檐歇山顶。殿内原供奉弥勒、韦驮、天王等塑像,现已无存,已经变成了智化寺历史文物陈列室。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