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林中的古村
钱岗古村位于广州市从化区西南14千米处,隶属太平镇。钱岗古村始建于宋代,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因为比从化县建成的时间还早200年,因此有“未有从化,先有钱岗”的说法。古村中有供奉南宋名臣陆秀夫的广裕祠,2003年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杰出项目奖”第一名。钱岗古村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我国古村落群中具有极高的历史文物价值。
钱岗古村位于广州市从化区西南14千米处,隶属太平镇。钱岗古村始建于宋代,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因为比从化县建成的时间还早200年,因此有“未有从化,先有钱岗”的说法。古村中有供奉南宋名臣陆秀夫的广裕祠,2003年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杰出项目奖”第一名。钱岗古村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我国古村落群中具有极高的历史文物价值。
钱岗古村从前是七个小山丘,称为“七星岗”,谭、陈、冼、钱四姓人家最先在这里建屋定居。宋朝末年,有钱氏迁徙到此定居,钱岗的名字由此而来。后来,钱姓人迁走,有陆氏迁到此,现在,钱岗古村的村民大部分姓陆。据考证,钱岗的陆姓人为南宋抗元名臣陆秀夫的后裔。祥兴二年(1279),宋军在崖山(今广东新会南)被元军打败,陆秀夫宁死不降,背着卫王投海而亡,悲壮献身。
广裕祠
钱岗古村面积较大,共有房屋900多间。钱岗古村有明显的宋代岭南村落风格,与明清有别,因此别具韵味,又因为年代久远,布局较为随意,四面皆有朝向。现存的房屋多为明代建立,几乎所有的巷道都曲折迂回,数量多且深,错综复杂,如同迷 宫,但并不显凌乱,中间还夹杂着广府民居,为典型的梳式布局。走在其中,目之所及,房舍、祠堂、棚厅、池水一应俱全,让人产生恍惚错觉,以为自己置身数百年前的钱岗。
钱岗古村有四个古门楼:东门楼叫“启廷门”,经过这里的三个牌坊后,便可进入钱岗古村。西门为“镇华门”,南为“震明门”,北为“迎龙门”,其中以“迎龙门”最具特色,其阁楼远高于其他门楼。钱岗古村有“四门楼、九书院、三祠堂、四更楼”之说,四座门楼之间用围墙相连,墙外即是池塘溪水,古村俨然是个独立的城堡。现在,依然可以看到村外围有残缺的旧围墙与四门楼相连。
古村周围环境清雅幽静,东、南、西三面皆有池塘,池塘附近果树林立,其中荔枝树最多,荔枝中又以“糯米糍”为上品。“飞焰欲横天”就是形容荔枝成熟后,远看如红云缭绕的动人景象。
政南巷横贯钱岗古村南北,沿着政南巷走便可到达广裕祠。广裕祠位于村中心,据说建于1406年,祠内供奉的是陆氏祖先陆贾和陆秀夫。祠内的梁构底座颇有徽式民居莲花座的风格,因为糅合了北方的建筑风格,因而别有特色。广裕祠先后经历多次修缮,其中6次有明确记载。广裕祠保留了明清以来不同时代的特色,因而被称为“断代史”与“活化石”。钱岗古村的西更楼有一木雕檐板,叫“江城图”,反映了清代鸦片战争前广州珠江北岸10余千米的人文景观和自然风貌,上至官宦名流,下至百姓生活,精雕细琢,栩栩如生。这件无价之宝被称为广州的“清明上河图”。
灵秀坊
灵秀坊是钱岗古村的东入口牌坊,高约6米,为青砖牌坊,秀丽挺拔。
灵秀坊是钱岗古村的东入口牌坊,高约6米,为青砖牌坊,秀丽挺拔。
因秉承陆秀夫“诗书开越,忠孝传家”的教谕,钱岗古村民风淳朴高尚,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广州古镇村落的重要“名片”。驰名天下的“钱岗糯米糍”就产自钱岗,是从化首个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