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艺绝伦,绣品璀璨
苗绣不仅是苗族历史文化中的精华,亦是苗家妇女勤劳与智慧的结晶。如今苗绣并不只是苗家人的一种没有文字的艺术,还是一项被世人赋予了“最精美的刺绣”的艺术品。没有文字的苗家人运用这种独特的挑绣艺术将原始的图腾、历史的神明再现。不仅在今天让我们看到了历史中风土人情,还将苗家人的精神向往寄托。
苗绣不仅是苗族历史文化中的精华,亦是苗家妇女勤劳与智慧的结晶。如今苗绣并不只是苗家人的一种没有文字的艺术,还是一项被世人赋予了“最精美的刺绣”的艺术品。没有文字的苗家人运用这种独特的挑绣艺术将原始的图腾、历史的神明再现。不仅在今天让我们看到了历史中风土人情,还将苗家人的精神向往寄托。
台江苗绣店铺
纺织和刺绣似乎是一项融入苗家妇女骨子里的能力。早在清朝的《开化府志》、《广南府志》以及民国《马关县志》、《邱北县志》等史料中皆有对苗族妇女“能织苗锦”的记载。
历史延续到今天,我们依旧能在贵州雷山、台江等地区看到传统的苗族服饰。那些精美的刺绣加以璀璨的银饰总是让人移不开眼。在苗族的刺绣工艺中有着许多独特的技巧,如:双针锁绣、绉绣、辫绣、破纱绣、丝絮贴绣、锡绣等。其独特之处除了刺绣的手法外,还表现在其独特的图案形制以及造型上。大量的夸张以及变形手法把苗族的神话和传说表现得栩栩如生,这也为苗绣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刺绣特点奠定了基础。
民族的迁徙、生命的崇拜、宗教的信仰乃至神话中的意蕴都被苗绣一针一线地描绘,从婉转的流水波纹到连绵不断的山脉,从太阳星芒到蝴蝶花草鸟兽,都将这个民族的传承讲述。
苗家有这样一句话,叫作“人比人,花比花”。这其中所说的“人比人”指的是歌舞,而“花比花”说的则是衣服上的织绣染。苗家的女孩子从七八岁便开始学习挑花刺绣了,到了十四五岁的时候刺绣的技术已经相当熟练。在苗家并没有拜师学艺的习惯,都是以母教女以及姐妹们之间相互学习的形式学习,苗绣独特的民族风格便是以多种多样变化的针法来完成。或许在城市中生长的我们无法理解这样的民风习俗,却也可从中细细咀嚼出其中的奥妙。
这些精美的苗绣图案向我们讲述着苗族起源的传说。在苗族多种的起源说中较为多的说法便是“东来说”。“东来说”不仅与神木、鸟兽相关,亦与中华民族的上古神话休戚相关。相传是木神句芒辅佐东方天帝太昊。在有关太昊的传说中有的人认为太昊是一个把神鸟作为图腾的上古氏族,也有的人认为太昊便是伏羲。就如众所周知的一般,伏羲与女娲是神州大地的祖先,而他们在传说中的模样便 是“龙”最初的样子。《列子·黄帝》记:“庖牺氏(即伏羲)、女娲氏……蛇身人面”,《春秋纬合诚图》记:“伏羲龙身牛首”。或许在今日苏绣、蜀绣中已没有这样明显的上古图腾反映,而这些却是苗绣中最为显著的特点。那似二龙戏珠的绣品,中间却绘着个人,不明白的人许是不解,一旦了解了这里的缘由便会明白这个人便是苗族的先祖姜央,而那双龙则是庇佑苗家人的伏羲与女娲。
这些热情而奔放的苗族刺绣,不仅将那悠远而神秘的历史讲述,还将苗家文化与中华上古历史结合在了一起。其中苗绣中的龙便是最典型的例子。从保存完好的“人神混同”、“人兽混同”、“自然物类混同”的绣品中,我们看到龙文化在苗族人的思想深处是那样的率真稚气,又是那样的自由不羁。
正在做刺绣的苗族女子
苗族刺绣的图案在形制和造型方面,大量运用各种变形和夸张手法,并大胆使用多维立体造型和型中型的复合手段及比喻、暗喻、借喻、象征等的表达技巧,体现出别具民族风格的审美情趣。
苗族刺绣的图案在形制和造型方面,大量运用各种变形和夸张手法,并大胆使用多维立体造型和型中型的复合手段及比喻、暗喻、借喻、象征等的表达技巧,体现出别具民族风格的审美情趣。
与苏绣、蜀绣不同,苗绣从不打底稿也不必先画上草图。而是全然凭借自己的悟性、技艺以及记忆力。五色的彩线以若干基本的几何图形配上苗家妇女独特的想象力,在经纬线间挑绣。将一个个单独的图形巧妙地相结合,那些方形、菱形、螺形、十字形、之字形最终组成一幅美观又恍若天成的绣品。在苗绣中最为注重的就是对称美、充实美以及艳丽美。对称美, 顾名思义便是要求不论是上下左右的图形、色彩以及空间都要完全地对称;充实美则是要求整个绣品完满、充实不留白;艳丽美便是强调苗绣的大胆用色和鲜明夺目。
苗绣并非是哪里都可以用到的,它多用于镶嵌服装的衣领、衣襟、衣袖、帕边、裙脚、护船边等部位,除此之外也可用来缝制挎包、钱包等。同样一件普普通通的上衣一旦有了苗绣的点缀,不单是从外观上更加吸引眼球,价格也会陡然提升。
苗绣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完善。近年来精致的苗绣作品誉满国际,成为很多外国人家中观赏、收藏的珍贵艺术品。独特的苗绣艺术史随着历史、地理的变迁而各具特色。唐代时,东谢苗族讲究“卉服鸟章”,便是在服装绣上许多花鸟图样。到了明代,贵阳苗族喜用彩线挑成“土锦”,“织花布条”,“绣花衣裙”。而到了清代,对于苗绣织锦便有了很多的文字记载,如黔东清水江苗族刺的“锦衣”和绣的“苗锦”。古州苗族刺绣亦多,今榕江县平永地方一户苗族农民至今还保存着两套乾隆时代的男女服装,都满绣彩色花纹。由此可见,刺绣织锦不仅是苗族人爱美的一种体现,也是融入苗族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工艺。
精美的苗绣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