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 中华地理

详细介绍中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以及2个特别行政区,包括但不限于旅游景点、名胜古迹、美食小吃、少数民族等。
石鼓书院

道南正脉,英才荟萃

这里师有苏轼、朱熹、张栻,生有曾国藩、彭玉麟、齐白石,客有杜甫、辛弃疾、徐霞客。这里是我国最早的一所由私人办学的书院,这里有宋朝两位皇帝御赐的匾额,这里是清政府允许恢复的第一家书院,这里是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这就是石鼓书院。

这里师有苏轼、朱熹、张栻,生有曾国藩、彭玉麟、齐白石,客有杜甫、辛弃疾、徐霞客。这里是我国最早的一所由私人办学的书院,这里有宋朝两位皇帝御赐的匾额,这里是清政府允许恢复的第一家书院,这里是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这就是石鼓书院。

石鼓书院

大观楼

大观楼始建于明万历年末,寓意登楼览胜,心载天下。它是石鼓山巅的观景建筑,也是书院里最重要的一栋建筑。楼前还竖立有孔圣人像。

大观楼始建于明万历年末,寓意登楼览胜,心载天下。它是石鼓山巅的观景建筑,也是书院里最重要的一栋建筑。楼前还竖立有孔圣人像。

石鼓书院位于湖南衡阳石鼓区石鼓山,始建于唐元和五年(810),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它是一座历经唐、宋、元、明、清、民国的千年学府,与岳麓书院、睢阳书院、白鹿洞书院并称“天下四大书院”,有人曾赋诗“名城衡阳人文荟萃,石鼓文脉绵延千年”来评价石鼓书院。由 此,石鼓书院在我国文化历史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石鼓书院建成后,陆续又修建了很多建筑。如南宋末年为纪念抗元英雄李芾,修建了忠节祠;到了明代又建立了大观楼和七贤祠,七贤祠是为了祭祀韩愈、朱熹、张栻、黄勉斋、李宽、李士真、周敦颐。

到过石鼓书院的人们,都会听过这么一句话:“石出蒸湘攻错玉,鼓响衡岳震南天。”短短一句话,便将石鼓书院在我国书院史、教育史、文化史上的极高地位准确地表述了出来。石鼓书院,当然要有石鼓。在书舍的右前方便屹立着一个高2米、直径1.6米的大石鼓,旁边标注的说明文字,详细介绍了这个石鼓的来历。经过岁月的变迁,那一面石鼓早已不复存在,我们现在看到的石鼓是书院1965年重建时仿造的。

虽历经战火,几经兴废,但是因为有皇帝的御赐额匾,无数文人墨客接踵而至,有的是讲学授徒,有的是赋诗作记、题壁刻碑……2006年,为传承千年文脉,衡阳市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开始重修石鼓书院。重修后的石鼓书院采用白墙黛瓦和深色柱子,整个书院看起来给人一种古朴、庄重、典雅的感觉,散发出浓厚的书院文化气息。书院整体布局呈中轴对称状,院内依原貌布置了禹碑亭、山门、书舍、武侯祠、李忠节公祠、大观楼和合江亭等景观。

石鼓书院曾是中国南方学术文化的中心,从朱熹在此讲学的时候便倡导将义理之学、修身之道作为书院的办学宗旨,以达到“明道义正人心”教育目的。此后历朝历代,在此讲学之人基本上都是进士、举人出身,要么才高八斗、学贯古今,要么就是官场历练多年之人,或是卓然湖湘名士,这样的教师阵容,不管从主观上还是客观上,都保证了教育质量,使得石鼓书院“宛然一邹鲁洙泗之夙也”。正因为有强大的讲师队伍,正规系统的教育,石鼓书院在长达千余年办学过程中,造就了数不胜数的栋梁之材。正所谓“旷代儒风喜未颜,一时讲院尽英才。双流环绕宫墙肃,乔木阴森士气培。祀典已崇新俎豆,诗篇长焕旧亭台。自今游履休嫌忧,绿竹西溪一经开”。

今天的石鼓书院已成为一处供人游览的文化胜地。在这里,没有了讲坛上宣道布业的学者,也不闻莘莘学子的琅琅书声。繁华兴盛,只存梦中。

石鼓书院

石鼓书院禹碑亭

石鼓书院位于湖南省衡阳市石鼓区石鼓山,始建于唐元和五年(810),迄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书院主要建筑有禹碑亭、武侯祠、李忠节公祠、大观楼、七贤祠、敬业堂、合江亭。

石鼓书院位于湖南省衡阳市石鼓区石鼓山,始建于唐元和五年(810),迄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书院主要建筑有禹碑亭、武侯祠、李忠节公祠、大观楼、七贤祠、敬业堂、合江亭。

上一篇:东山书院
下一篇:龙潭书院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