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花品藕处处香
“兰桡画楫下前川,谁道江南可采莲。江南莲子青如水,江北莲花香满烟。爱杀江都夏日长,芙蓉高彩溢金塘。筵前不见司花女,千古偷传水殿妆。塔前水殿尚钩帘,花月留人不放船。姹女数钱红烛下,蛮童沽酒白云边。”明代文人朱曰藩的这首《讯湖西荷花荡》,是“中国荷藕之乡”—宝应的最好写照。
“兰桡画楫下前川,谁道江南可采莲。江南莲子青如水,江北莲花香满烟。爱杀江都夏日长,芙蓉高彩溢金塘。筵前不见司花女,千古偷传水殿妆。塔前水殿尚钩帘,花月留人不放船。姹女数钱红烛下,蛮童沽酒白云边。”明代文人朱曰藩的这首《讯湖西荷花荡》,是“中国荷藕之乡”—宝应的最好写照。
宝应县位于江苏省中部,处在江淮之间,京杭运河纵贯南北,是扬州的北大门。宝应是一个钟灵毓秀、人文荟萃的地方,也是一个金湖银荡、风光宜人的宝地。宝应境内河网密布,主要有潼河、朱马河、宝射河等42条河流经过,面积较大的湖荡有白马湖、广洋湖、射阳湖、 光湖、和平荡、绿草荡、獐狮荡、三里荡等,统称“五湖四荡”。
荷花
宝应有着“金湖银荡”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湖荡面积达70多万亩。“五湖四荡”如同九颗明珠一般镶嵌在这片沃土上,正是这样的优势条件使得宝应成为颇负盛名的“荷藕之乡”、“水产之乡”。在宝应诸多优良的荷藕品种中,较为著名的有能适应不同水深的深水藕、浅水藕,能适应多熟栽培的早藕、晚藕,以及能适应生熟食与制粉的嫩藕、锈藕等。由于宝应荷藕无论从种植面积、产量、品质,还是出口量来讲,均为全国之冠,因此被授予全国唯一“中国荷藕之乡”的称号。
蜜饯捶藕
【史说宝应】
国画《荷花图》
相传,宝应是三皇五帝之一尧帝的故乡。秦朝的时候宝应建县,名曰东阳,属泗水郡。西汉武帝时归属临淮郡射阳县, 东晋时宝应全境独立称为山阳郡山阳县,隋朝时改称安宜。唐朝安史之乱后,唐政府国力衰竭,亟须为自己“正名”。恰巧淮南道楚州进呈有一位法号叫“真如”的尼姑在今宝应县南街的宝河旧址北部发现了“定国之宝”,唐肃宗因此改年号“上元三年”为“宝应元年”,改安宜县名为“宝应”。“宝应”之名取佛教术语“胜宝应真”之义,蕴含着大唐王朝匡复旧物、重获正统名义的心愿。
宝应种植荷藕的历史已有1200多年,唐代已经开始种植,到了明代洪武年间已有确切的记载。据说当地有每逢中秋节,选用上等“莲枝藕”敬奉月公的风俗。
宝应藕粉选用鲜藕淀粉制成,具有质轻、色白、粉细、味清、性平、易于消化等诸多优点,属于滋补佳品。在明清时期,宝应白莲藕粉与四川元池藕粉、杭州西湖藕粉齐名,被列为皇室贡品,有“鹅毛雪片”的美称。宝应当地的文人雅士特别喜爱以藕为食,“全藕席”因此产生。宝应的藕菜也被时人所称道,其中“蜜饯捶藕”一菜更是誉满江淮。
当年宝应人也喜欢在所居之处放一些碗莲盆景,墙壁上挂几幅荷花诗画,再在桌上摆一瓶注有清水的花瓶,里面插上荷花数朵,清香萦室,满目荷色,极具雅趣。
【荷藕的传说】
据说,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曾有五次在宝应停舟策马,并乘兴吟诗作对。乾隆皇帝原本并未注意到宝应这个小地方,是大才子纪晓岚极力推荐宝应秀丽的风景,尤其盛赞当地的白莲荷花,这才让乾隆皇帝对宝应产生了逗留之意。一次,纪晓岚陪同乾隆皇帝在宝应街坊闲逛,看到一个杂货铺写着“白莲藕粉”四个大字,而不远处另一块招牌写有“黄杨木梳”四个大字,刚好凑成一副绝句妙对,这让乾隆皇帝十分感兴趣。在爱莲池游玩时,乾隆皇帝看到荷花含苞欲放的红尖花蕾,兴致大发,随口说出“池中莲苞攥红拳,打谁?”的上联,才思敏捷的纪晓岚马上应了下联:“岸上麻叶伸绿掌,要啥?”居然浑然成对。或许乾隆皇帝对宝应荷花的赞赏大大提高了宝应的知名度,清朝把“西荡荷香”、“莲叶接天”分别列入宝应十景和十二景。
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一文中,对荷塘美景这样描写:“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美文配美景,美景生美文,当我们陶醉在荷园美景、沉醉在荷塘美文之中的时候,不妨再听一个美丽的荷藕传说,继续在美的情境中畅想翱翔。
传说很久之前,宝应的“五湖四荡”除了一片白水外,只长一些芦苇、蒲草,很是荒凉。偶然有一天,在瑶池闲游的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拨开云层,遥望人间,刚好看见宝应一带方圆百里碧波荡漾、水天一色,玉皇大帝连连称赞这一派湖荡风 光真乃人间仙境,王母娘娘便提醒应该加点花卉作为点缀,玉皇大帝于是让荷花仙子将瑶池莲子播撒到宝应的湖荡里。从此,宝应一带的湖荡里莲叶田田、荷花飘香,成了人间的瑶池仙境。
【特色荷藕节】
农民在田间进行浅水藕种植
挖藕人将鲜藕挑到岸上
白莲荷花
近年来,宝应县依据本地独特的荷藕优势以及中国源远流长的荷文化,大力发展以荷藕为主导的特色农业和加工业,常年种植荷藕近20万亩,商品藕年产量数十万吨,拥有荷藕制品企业20多家,产品包括七大系列数百个品种,形成了全国最大的荷藕产业化基地。由此,农业部于1998年命名宝应县为全国唯一的“中国荷藕之乡”。为了推动宝应县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宝应县委县政府于1999年9月18日举办了“99中国·宝应荷藕节”,首次以荷为媒,招商引资。此后,每年8月8日被定为“中国·宝应荷藕节”,2001~2004年期间的“中国·宝应荷藕节”均冠以届次,自2005年开始取消了届次,正式以公元年代冠名。据 统计,仅前六届荷藕节投资总额就达95.55亿元,极大地促进了宝应县开放型经济的发展。
【荷藕美食文化】
吉祥藕球
莲子羹
凉拌藕节
莲蓬
碧波滚滚香自来,似雪如胭摇曳姿
随着历届宝应荷藕节的成功举办,宝应特色荷藕美食文化也逐渐被世人所熟知。藕、莲子、莲蓬、莲鞭、荷花、白莲藕粉等都可作为宝应荷藕美食的原料,分为热炒、熟煮、下汤、油煎、生食、冲饮等多种做法,由此形成了著名的“全藕宴”。“全藕宴”包括蜜饯捶藕、葫芦藕托、桂花藕粉圆、鸳鸯莲蓬汤、葡萄藕糕、金莲瓣、琥珀莲羹、荷叶八宝粥、甲鱼莲子羹、藕粉饺、吉祥藕球、糯米烂藕、炸藕夹、百年和合水晶糕等多种荷藕美食菜肴。其中,蜜饯捶藕、藕粉饺、炸藕夹、糯米烂藕被纳入淮扬名菜之列。此 外,舒心可口的藕汁饮料、清香淳朴的莲心绿茶也是荷藕制品的佳品。反复提及的“蜜饯捶藕”因色泽酱红,香甜酥烂,浓而不腻,滋补润肺,被列为宝应十大名菜之首及国宴用菜,并入选《中华名菜谱》。
莲子
“全身都是宝”的荷藕极富营养价值,含有精氨酸、干酷基酸、葫芦巴碱、蔗糖、葡萄糖等。鲜藕中更是含有20%的糖类物质和丰富的钙、磷、铁及多种维生素。荷藕既是美味的佳肴,也是实用的药品。莲藕生食能够清热润肺、凉血行瘀,熟品可以健脾开胃、止泻固精;莲蓬能够消瘀止血,化痰去湿;荷叶能消暑利湿;莲子能养心补脾,益肾固精;莲心可以清心降火,清热养神;荷梗能消热解暑;荷花则可以活血祛瘀。
“宝应荷藕名久扬,鲜甜白嫩带花香。昔年贡品称佳制,今日轻装渡远洋。”正如李亚如《花香藕》一诗所说,宝应荷藕必将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有着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