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 中华地理

详细介绍中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以及2个特别行政区,包括但不限于旅游景点、名胜古迹、美食小吃、少数民族等。
常州梳篦

华夏第一家

江南民谚说得好:“扬州胭脂苏州花,常州梳篦第一家”,闻名古今、享誉中外的常州梳篦,处处散发出不同寻常的魅力和气息。

江南民谚说得好:“扬州胭脂苏州花,常州梳篦第一家”,闻名古今、享誉中外的常州梳篦,处处散发出不同寻常的魅力和气息。

常州梳篦

宫廷梳篦精品

木梳、篦箕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的必需品。尤其是木梳,尽管形状各异,材质差异很大,但每日梳头却离不开。也许是因为太常见了,所以很多人对木梳、篦箕似乎并不留意。然而就是这些毫不起眼的木梳、篦箕,却蕴含了很丰富的文化内涵。

簪、钗、胜、步摇、金钿、珠花、栉、勒子是我国古代八大发饰,其中“栉”就是梳篦的总称。汉代许慎《说文解字》一书说:“栉,梳篦之总名也。” 梳、篦二者的主要区别是在齿部,作为日常梳理头发的必备用品,木梳主要用于头发的梳理,以保持头发的清洁、整齐,其齿距相对疏松一些;而篦箕主要用于清理头发间的污垢脏物,以防止生出虮虱,既有利于身体健康,又能让人容光焕发。古人无论男女皆蓄长发,且浣发、沐浴较为困难,因此梳篦在古代是人手必备的发饰,尤其以妇女为甚,几乎梳不离身,逐渐形成了插梳的风气。可见梳篦在古人心中,有着极为特殊的地位。

【梳篦的保健、养生作用】

使用梳篦梳理头发,也是古人自我保健、养生的一种重要技巧。南北朝时期的医学家陶弘景认为:“头当数栉,血流不滞,发根常竖。”明人谢肇制在《五杂俎》一书中也说:“梳为木齿丹,云:每日清晨梳千下,则固发去风,容颜悦泽。”正因为如此,梳子获得了一个雅致的名字“木齿丹”。现代医学研究显示,经常使用木梳、篦箕,可以起到治疗失眠、缓解头痛、聪耳、明目、醒脑等保健功效。

【梳篦的传说】

常州梳篦

常州梳篦馆藏品

常州梳篦

篦箕抨括

梳篦起源于何时,由何人发明制造,历来说法不一。一种传说认为,梳篦是上古时期常州地方一个叫赫连的工匠发明的。当时蚩尤起兵对抗黄帝,赫连作为工匠也被拉去打仗,涿鹿大战后,蚩尤被黄帝彻底打败,赫连同众多蚩尤部众被俘,等待处死。看守官皇甫得知赫连会制作梳篦,便劝说他连夜制作一把用来献给嫘祖娘娘,以求能够赦免死罪。不幸的是,黄帝的赦免令还未到达,赫连就先一步被处死了。黄帝对此事十分懊悔,便委派皇甫仿照赫连遗留下来的梳篦样式批量制作。从此,赫连与皇甫二人便被尊奉为制梳业的祖师。

常州梳篦

现代工艺篦梳

还有一种传说认为制篦业始于春秋战国时代,制篦业的祖师名叫陈七子。相传春秋时期,陈七子是当时的一名小吏,不知身犯何罪而锒铛入狱。古代监狱的卫生条件极差,洗漱更成了难以实现的奢求。因此,陈七子头上生满虮虱,奇痒难耐,可又无法止痒。一次,陈七子被蛮横霸道的狱卒用毛竹板痛打一番后,发现毛竹板居然裂成了一条条篦片。陈七子突发奇想,将篦片整理加工后,用来清理头上的虮虱和污垢,史上最早的篦箕由此而生。从此,每逢农历二月十八和九月廿八,梳篦业都要举行仪式祭祀陈七子祖师,以保佑自己“生意兴隆”、“财源茂盛”。

【梳篦的历史】

常州民谣说:“宫梳名篦,情同伉俪;延陵特产,花开并蒂。”常州最早名为延陵,其特产木梳、篦箕在当地是一道别致的风景。精美的常州梳篦集实用性和装饰性功能于一身,有着悠久的制造历史。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常州人便开始 制作梳篦,至今已有1500多年。唐代常州的梳篦花色繁多,最大的梳篦竟然达六七十厘米长。宋代以来,梳篦的质地日渐贵重,据说金银栉具在当时非常流行,乃至苏轼留下了“山人醉后铁冠落,溪女笑时银栉低”这样的诗句。到了元朝,常州梳篦开始走向国际化的征程,从大运河经长江出海,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远销海外。

到了明清时期,常州梳篦的生产制作达到了繁盛时期。《常州赋》记载:“削竹成篦,朝京门内比户皆为。”“文亨穿月,篦梁灯火”由此成为清代常州西郊八景之一。常州梳篦有着“宫梳名篦”的雅号,据说在清代光绪年间,苏州织造府官员每年到常州定制60把黄杨木梳、60把梅木脊梁象牙梳篦作为贡品进献给皇帝已经成了惯例。慈禧太后对常州梳篦十分钟爱,大太监李莲英为慈禧梳头时用的常州产象牙梳至今在北京故宫中仍能见到。

【梳篦的制作工艺和品种】

常州梳篦之所以久负盛名,与其精良的制作工艺密不可分。常州梳篦具有齿尖润滑、下水不脱的特点,一般选用上百年的黄杨木、石楠木、枣木,经过28道工序精制完成。据说用黄杨木制作的梳子,具有木质细腻、纹案清晰的优点,而且具有治头痛、去痒等良好功效。篦箕的制作更为复杂,一般选用阴山背后壮竹和上等的胶漆、骨料,经过72道工序方可完成。据说在梳篦的制作过程中,除了要采用描、刻、雕、烫、镶嵌等传统技法之外,还要加上掐丝珐琅和留青刻竹这些常州独有的工艺,从而形成独特的常州风格。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常州梳篦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时至今日已经有了四代花式品种。从第一代的日用梳篦发展到第二代的日用工艺梳篦,增添了鹦鹉梳、天鹅梳等品种。到了第三代,又推出了艺术欣赏和旅游梳篦,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福禄寿星”、“四大美人”、“红楼十二钗”、“美人鱼”等造型欣赏梳。此后,常州梳篦又创造出第四代发饰梳篦和胸饰梳篦,典型的有双蝶、双龙插针、锁片梳、如意梳等。

常州梳篦

常州梳篦

常州梳篦

2008年《鱼、静瓶、琵琶》梳获第九届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天工艺苑百花杯”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金奖。

近百年来,常州梳篦屡获大奖。1915年,在巴拿马和平展览会上,常州梳篦荣获银质奖;1926年,在费城召开的国际博览会上,常州梳篦荣获金质奖;1981年,“白象牌”篦箕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银质奖章;1991年,常州“白象牌”工艺梳篦获得第二届北京国际博览会金奖;1997年,常州“白象牌”梳篦荣获常州知名商标;2008年6月,常州梳篦以其独特的文化艺术价值,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常州梳篦,梳香门第”,兼具材质自然之美、工艺美术之美、民俗风情之美的常州梳篦是中华传统工艺的一朵奇葩,相信在未来的发展征程中,常州梳篦能够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它的工艺特色与美学价值能够得到更高的赞誉度和更广泛的认可度。

上一篇:惠山泥人
下一篇:阳澄湖大闸蟹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