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到狗肉香,神仙也跳墙
江苏沛县位于徐州西北部,既是汉高祖刘邦故里,也是萧何、樊哙、周勃、曹参等楚汉风云人物的故乡,自古就有“千古龙飞地,帝王将相乡”的美誉。与此同时,沛县也因为鼋汁狗肉成为闻名遐迩的“狗肉之乡”。
江苏沛县位于徐州西北部,既是汉高祖刘邦故里,也是萧何、樊哙、周勃、曹参等楚汉风云人物的故乡,自古就有“千古龙飞地,帝王将相乡”的美誉。与此同时,沛县也因为鼋汁狗肉成为闻名遐迩的“狗肉之乡”。
作为汉文化的发祥地,沛县在拥有众多的文化遗产、名胜古迹的同时,也有沛公家酒、古沛郭家烧鸡、李寨白酥梨、沛县鼋汁狗肉等知名特产,其中沛县鼋汁狗肉因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口味、丰富的营养而名扬四海,畅销国内外,获得了“中国特级食品”、“神州美食之花”等殊荣。
【狗肉的价值】
关于狗肉,民间有很多有趣的说法,“闻到狗肉香,神仙也跳墙”,“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吃了狗肉暖烘烘,不用棉被可过冬”,“天上的飞禽,香不过鹌鹑;地上的走兽,香不过狗肉”,“狗肉虽非山珍海味,实乃佳肴补品”,狗肉既是餐桌上的佳肴,也是温补肾阳最佳的食补之物。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吃狗肉能安五脏,轻身,益气,强肾,暖腰膝,壮气力,补五劳七伤,补血脉,壮阳道,安下焦。”在中医看来,有着补中益气、温肾助阳功效的狗肉,的确是一味良好的中药。沛县鼋汁狗肉作为狗肉中的佳品,拥有更为丰富的药用价值、营养价值。南京农业大学专家对沛县鼋汁狗肉营养成分测定显示,该狗肉含有蛋白质25.5%,氨基酸17种,微量元素硒、锌、锗及维生素A等多种抗癌物质。
【沛县鼋汁狗肉的传说】
沛县鼋汁狗肉的制作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2100多年前的秦朝时期。相传刘邦手下大将樊哙年少的时候以屠狗卖肉为生,当时的刘邦还是无业游民,放荡不羁,整日游手好闲、混吃混喝,经常到樊哙的狗肉摊混吃狗肉,并且从来不付钱。樊哙对刘邦的所作所为既感到气愤,又无可奈何,只好将自己的狗肉摊转移位置以 躲避刘邦。每天天还未亮,樊哙先把狗肉煮好,然后乘船到微山湖东岸的夏阳(今山东微山县夏镇)去卖。
樊哙以为这样就可以摆脱刘邦的纠缠,没想到刘邦吃不到狗肉不肯罢休,四处打听樊哙狗肉摊的位置,当得知樊哙渡河去了夏阳时,便一路追赶过去。到了河边,刘邦因为身无分文,无法租船过河。正当愁眉不展之际,河里面的一只老鼋游了过来,刘邦看到老鼋像看到救星一样,急忙坐到老鼋背上游到了河对岸。刘邦在夏阳的集市上终于寻到了樊哙的狗肉摊,刘邦毫不客气,抓起狗肉就大吃大嚼起来,看着从天而降的刘邦,樊哙目瞪口呆。
当得知是老鼋驮着刘邦过河的时候,樊哙气愤不已,决心把老鼋捉住宰杀了。樊哙拿出打狗用的绳套,把老鼋拉上岸带回家宰杀了,把老鼋和狗肉放到一锅同煮,肉熟了以后,浓香传遍了四周村庄,与老鼋同煮的狗肉变得鲜美异常。天亮后,闻讯而来的人纷纷来抢购狗肉,就连平时不吃狗肉的人也跟风前来品尝佳肴,不多时狗肉便已卖光。从此以后,樊哙便开始用鼋汤煮狗肉,这就是沛县鼋汁狗肉的由来。
刘邦得知樊哙杀了老鼋后,非常气恼,做了泗水亭长之后,将樊哙大骂一通,没收了樊哙切狗肉用的刀。由于秦朝法律严酷,买刀需要经过县令衙门准许方可,无刀可用的樊哙无奈之下,只好用手将狗肉撕碎出售,却不知手撕狗肉反而比刀切狗肉更加好吃。从此,沛县鼋汁狗肉就沿袭了手撕的方法,直到今日。据说,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途经沛县,偶然间吃到了沛县鼋汁狗肉,具有颜色鲜亮、清香扑鼻、鲜美可口、五味俱全等特点的沛县鼋汁狗肉让乾隆皇帝龙颜大悦,亲笔御题:天下一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