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久的历史变迁与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江西带来了众多足以辉耀后世的建筑古迹。王安石、曾巩、欧阳修、陶渊明、黄庭坚、朱熹、文天祥、汤显祖、宋应星、朱耷等许多历史文化名人也为这些古老的建筑景观增添了许多亮色。该省境内拥有驰名中外的滕王阁、浔阳楼、郁孤台和八境台等千年名楼,白鹿洞书院、白鹭洲书院等知名书院,还有庐山东林寺、南昌佑民寺、南昌绳金塔和龙虎山天师府等千年古寺塔观。这些古老而珍贵的建筑遗迹记载着江西辉煌的历史,也见证着人们在赣鄱大地上创造的文明奇迹。
佑民寺始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502~519),最初名为上兰寺,是豫章王萧综的老师葛鲟的住宅。据史书记载,当时宅子东南边有一口井,里面盘有一条蛟龙,蛟龙在井里翻斗不停,萧综便命人在此铸造了一尊大佛来镇住蛟龙。几十年后,葛鲟捐出这座大宅,因为宅子里供奉着镇蛟大佛,上兰 寺遂更名为大佛寺。 ...
滕王阁自唐永徽四年(653)始建,历代屡建屡废,前后共达28次,第29次重建则是在1989年。现今的阁址,在南昌市沿江大道中段的赣江与抚河交汇合流之处,离唐时旧址仅百米之遥。 据载,历代所修建的滕王阁大小规模不一,风格也不尽相同。其中阁基最高的是唐大中二年(848)所建,高达4.2米;阁身最高的为宋大观二年(...
九江自古以来便是长江南岸的经济重镇,雄踞江畔的浔阳楼历来是名人云集之地,许多文人墨客都曾登楼题诗。 唐贞元年间(785~805)出任江州刺史的诗人韦应物在《登郡寄京师诸季及淮南子弟》一诗中写道:“始罢永阳守,复卧浔阳楼”,另一位大诗人白居易后来也在《题浔阳楼》一诗中写道:“又怪韦江州,诗情亦清闲...
绳金塔的名字很有来历,据说当年在建塔之前,有位僧人从此地挖出一只铁函,里面装有四匝金绳、三把古剑,剑身上分别刻有“驱风”、“镇火”、“降蛟”的字样,另外还有一只金瓶,瓶内盛有三百颗舍利子,绳金塔因此而得名。 这座古塔在建成后的一千多年以来,屡受战乱之苦,曾多次被毁又多次修复或重建。据史料...
东林寺的创建者是我国净土宗的创始人,东晋的慧远大师。他先是在西林寺以东搭盖了一座“龙泉精舍”专修佛事,后来在江州刺史桓伊的帮助下,开始筹建东林寺。寺庙建成以后,慧远担任住持几十年,发展佛门弟子上千人,还邀请各地123位名士结成白莲社,翻译佛经编著教义,同时又创立了佛教的净土宗(莲宗),成为净土宗的始祖。东林寺由此被称作中...
早在唐德宗贞元中期(785~805),洛阳人李渤与其兄隐居求学于庐山,李渤养一头白鹿自娱,白鹿十分驯服,常随主人外出走访游玩,还能帮主人传递信件和物品,久而久之,乡民便称李渤为白鹿先生。后李渤任江州刺史,在此地建筑台榭,名 为“白鹿洞”。 五代十国时期,常有高人在此地读...
位于江西吉安市内赣江江心白鹭洲之尾的白鹭洲书院,由南宋吉州知军江万里创建,它和庐山的白鹿洞书院、铅山的鹅湖书院、南昌的豫章书院齐名,合称为“古代江西四大书院”。这座书院不仅是读书讲学的好地方,而且以忠烈节义闻名天下,江万里、刘辰翁、文天祥、邓光荐等都曾在此书院求学。 白鹭洲书院因其在白鹭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