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 中华地理

详细介绍中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以及2个特别行政区,包括但不限于旅游景点、名胜古迹、美食小吃、少数民族等。
后李文化功绩难以磨灭

山东是一个属于渤海文化圈的省份,在这个面积比较大的省份里蕴藏了各种各样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到目前为止,在这里发现的遗址总共达到了1000处之多。

【齐鲁大地的“文化谱系”】

齐鲁大地以及其旁边地区的新石器文化,经历了一个长达8000年历史的文化链。从古至今的名称大致为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等,而这些文化也就构成了一条特别长的“文化谱系”,而在这些文化之中,存在历史最长的就是在淄博市区境内被发现的后李文化,它距今有8000多年的历史,甚至比姜太公受到周王朝的册封、被分配到齐国去的历史还要早50个世纪。

后李文化遗址位于泰沂山系北面山前冲积扇前方边缘地带,鲁北平原东南方向。淄河在流经该遗址的西南部后,接着向北流去。该遗址处在临淄区齐陵镇后李官庄村西北方向500米的台地上,其西北方向跟齐国故城的距离约为2.5千米,而西面方向与临淄区治所辛店的距离为12千米。如今仍然存在的遗址范围东西宽约400米,南北长约500米,其总面积大概为15万平方米。而文化堆积厚度也在2米到5米之间,遗址里面埋藏了从新石器时代早期开始到清代的所有文化遗存,而其时间跨度则差不多为8000年。

后李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一种,在那个时期,中国祖先们所生产的工具大多为蚌器,石器在那个时候是比较少见的,且一般多为手制石器,而后李文化下层所出土的陶器类型则比较单一,质地比较粗糙,色泽较为斑驳,形体较为高大,且造型特别厚重。那些被挖掘出来的土器制作都是十分原始的,但是它们却有其自己的特色。

【后李文化的发现】

1965年,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的老师及学生们就曾经对后李文化遗址进行过一次试掘。1987年,为了配合国家公路建设工作,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又对这一遗址进行了进一步的勘探及试掘。而后李文化第一次亮相应该是在1988年,就在这一年里,新成立的济青高速公路文物考古队后李分队便对这一遗址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发掘。在那之后,人们又先后三次在这一遗址上进行发掘,并出土了很多文物及珍贵资料。

后李文化遗址有着悠久的历史,同时还具有十分深厚的文化堆积。这些文化堆积是从新石器时代早期开始的,中间经历了两周、汉代,一直到北朝、宋金时期的古代遗存。然而新石器早期文化遗存所包括的遗物为灰坑、墓葬、烧灶及房址等遗迹。

总的来说,后李文化的生产力水平还趋于一个比较低的时代,所创造的财富也不是很多。当时的人没有剩余财富,或者说剩余财富很少。如果按照氏系划分的观点来看,那么后李文化则属于母系氏族这一社会阶段。然而从所有制形式上来看,这一时期则是氏族所有制中原始公有制阶段的一种。

陶猪,章丘小荆山遗址出土,山东济南博物馆珍藏。

陶双耳罐,章丘小荆山遗址出土,山东省博物馆藏。

上一篇:暂无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