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族的大众早餐
煎饼果子说起来大家并不陌生。天津这个美味实惠的早点,早已流行在北方各地。尤其是都市里匆忙的上班族,早上经常可以看见推着小车摊煎饼的摊子,在大冬天的早晨吃上一套热乎乎香喷喷的煎饼果子,又好吃又解饿,那滋味能回味上一天。
【天津的市民早点】
煎饼果子可以说是天津最著名的大众化小吃,天津人早饭桌上的重要主食。由“煎饼”夹着“果子”组成。虽然很简单,但是味道却毫不含糊。
煎饼的传统原料是绿豆面,将其调成糊状,均匀地铺在煎锅上,如同摊开的一张大荷叶,形成薄如纸的一层面饼。再将生鸡蛋洒在上面,随着面饼一起煎熟,煎的过程中要两面反转,再抹上面酱、腐乳汁、韭菜花、辣椒酱,撒上葱花、香菜、芝麻,最后卷入一根大油条,就是天津人俗称的“果子”,或者是一张馃箅儿,也就是油炸的薄脆,用小铲将面饼铲起,从中间对折。一套煎饼果子就这么做好了,香气扑鼻,随风能飘出去好远,闻着就让人口水直流,入口后更觉软嫩鲜香,味道浓烈,越吃越爱,而且料实,分量足,五谷杂粮加上鸡蛋,吃完了一上午都不会饿。
说起天津的煎饼果子,就不得不提到山东的大煎饼。煎饼最早起源在山东,一百多年前跟着山东的手艺人进了天津。一位姓马的回民师傅别出心裁地将其和天津人爱吃的大油条混搭在一起,变成了有天津本土特色的煎饼果子。不过当时还远没有现在的样式和口味,只是用大煎饼卷上油条而已。不过在“吃”上最爱下功夫琢磨的天津人可不会仅仅满足于此,经过一百来年的不断演变和发展,将其改良了做法,丰富了作料,终于形成了现在火遍大街小巷的煎饼果子。它制作方便,价格适中,味道鲜香,营养管饱,老少皆宜,堪称天津的“市民早点”。
前来买煎饼果子的顾客总是排成长队,可见煎饼果子在天津成了人们最受欢迎的早点。
煎饼果子在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传入了北京,材料渐渐从原来的绿豆面发展到黄豆面、紫米面等。至今也是北京人首选的早餐之一,后来又流入北方许多城市,深受大众喜爱。
【煎饼果子的艺术】
煎饼果子一直都是早点小吃,在饭店餐馆里可买不到,得找马路、住宅、写字楼边上那些写着“煎饼”大字的小推车才行,里边设备、原料齐全,几分钟就能摊出一套煎饼果子,每套才几块钱,经济实惠,人人都爱。所以早上经常能看见小推车旁排起了等煎饼出炉的长龙,热闹极了。可见这个早点的受欢迎程度。近年来建起了一些专门做煎饼的路边小店,出售各种口味的煎饼,花样繁多,这些小店不再仅仅以为人民群众提供早点果腹为目的,而是将煎饼从原来单一的风味小吃发展成为多变的饮食艺术。
虽然是地道的平民小吃,但煎饼果子也有它的细致讲究,其中蕴含的是浓郁的天津民俗市井文化。推小车在街边摊煎饼的师傅们,一定都是利索干净的,让人看着就觉得清爽。作料齐全,一样不少,整齐地摆在煎锅旁。手艺娴熟的师傅摊起煎饼极为麻利,手腕随意轻转,如同高手舞起一个剑花,一张厚度均匀,其薄如纸的面饼已经整齐地摊在锅上,手持小铲转圈翻面,再拿起各个作料罐依次撒入,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动作漂亮利落,还没看太清楚,热乎乎的煎饼果子早已用小袋装好,送入你的手中。热乎乎、香喷喷,整个心都跟着暖起来了。
一天的好心情,就从这美味的煎饼果子开始。豆面的豆香、鸡蛋的鲜香、作料的咸香,都掺杂在一起,是那么美味,那么爱不释手,而其中那浓浓的家乡味道,更是舍不下,化不开。
天津特色小吃煎饼果子的制作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