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 中华地理

详细介绍中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以及2个特别行政区,包括但不限于旅游景点、名胜古迹、美食小吃、少数民族等。
白唇鹿中国“活黄金”

白唇鹿是西藏珍稀动物,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的那曲地区东部、昌都地区和江孜、林周、工布江达等县,以及四川等地,是世界上唯一分布海拔最高的鹿种。因为它们的唇周围和下颌呈白色,故名白唇鹿。白唇鹿身体的很多部位都可以入药,加之鹿角的观赏价值,为它赢得了“活黄金”的美誉。

白唇鹿中国“活黄金”

白唇鹿

白唇鹿为大型鹿类,体形大小与水鹿、马鹿相似。一般长约2米,体重在200千克以上,肩高1.3米左右,臀高约1.2米。它们的耳朵长而尖,雄鹿有茸角,一般分5个叉,角叉的分叉处特别宽扁,因此也称扁角鹿,雌鹿没有角。它们的鼻端裸露,鼻端四周、上下嘴唇以及下颌处终年呈纯白色,臀部具有淡黄色的块状斑纹。

白唇鹿多栖息在海拔3500~5000米的灌木丛和高山草原地带。野生白唇鹿多与马鹿共栖一地,但互不混群。严酷的天气环境和天敌的威胁让它们习惯了大家族群居式的生活,但雌雄之间并不混居。在非交配的季节,白唇鹿都是同性之间组成群落,漫游在那片广阔的平原、沟谷、山岭之间。直到落英缤纷的时节,它们才会雌雄混群,开始繁衍。

分开的这段时间,正是雄鹿们长茸的时期。七八只雄鹿会组成一群,在较高的山腰、山脊附近活动。它们需要摄取大量的营养,迅速培养自己的双角,以便在接下来的爱情争霸中获得主动权。雌鹿则与小鹿们一起,成群结队地组成临时家庭,活动于山体的下部。当受到惊吓时,雄鹿会往山上跑,而雌鹿则会往山下逃。

金秋是白唇鹿们繁衍的时节。此时,已经“分居”半年的成年雌雄鹿群混合成数十甚至数百只的大型集群,向越冬栖息地迁徙。在这个过程中,为赢得母鹿们的“芳心”,雄鹿之间经常会发生争斗。大自然的优胜劣汰永远存在,很多雄鹿都在激烈的争斗中失去了自己精心培育的茸角。

“战争”结束之后,集结的交配群之间会形成一个明显的界线,主雄鹿拥有支配全群其他成员的绝对权力。在接下来的81天,白唇鹿都会在“热恋”中度过。9月底至10月下旬的20多天,是白唇鹿们的“蜜月期”,它们尽情地享受着爱情的甜蜜。但是,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有时天气的突然变化会扰乱它们的正常生活,它们不得不更换卧息地、中止采食或结合。

白唇鹿的爱情结晶经过八九个月的孕育之后,会在次年的5~7月降生到这片高原上。雄性幼鹿会在一年之后长出嫩茸角,3岁成年,鹿角开始分叉。5岁之后,雄鹿每年5月长新茸,8月开始骨化,9月茸皮脱落,第二年3月下旬至5月鹿角脱落。

白唇鹿浑身都是宝,堪称活黄金。它的肉可以吃,皮能制革,而且鹿茸、鹿胎、鹿筋、鹿鞭、鹿尾、鹿心和鹿血等都是名贵的中药材。特别是还未骨化、生满绒毛的幼鹿角,更是上等的中药。白唇鹿的鹿角呈叉状分裂,非常奇特而美丽,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正是由于白唇鹿的不菲身价,才使得它无法逃避偷猎者的猎枪。加上畜牧业扩大,草场退化,严重影响了它们的活动、觅食的空间。同时由于群族间缺少基因交换,遗传逐渐衰竭。目前白唇鹿的分布区和种群在急剧减少,已被列入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名录。青藏高原一些地区已经开始采取措施对白唇鹿加以保护,如严加控制捕猎、进行人工饲养等,这些措施对保护白唇鹿这一稀缺物种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白唇鹿中国“活黄金”

成年雄性白唇鹿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