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 中华地理

详细介绍中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以及2个特别行政区,包括但不限于旅游景点、名胜古迹、美食小吃、少数民族等。
绍兴莲花落 反映江南生活的幽默与情趣

地方曲艺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艺术一直备受国家的重视和保护,各种曲艺表演形式清晰地反映出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地方特色。每个地域都因不同的地理环境和社会习俗产生了多种多样的曲艺文化,绍兴莲花落就是江南丰富的曲艺文化中的一种。

绍兴莲花落 反映江南生活的幽默与情趣

绍兴倪家溇村的小演员正在“秋收庆典”舞台上表演新编莲花落《倪家溇里种文化》。

绍兴莲花落又称莲花乐或莲花闹,因生动的表演和愉悦的气氛使观众身心放松,此外,通俗易懂的唱词和平实流畅的唱腔更增添了听众的舒适之感。其演出曲目多来源于生活,乡土气息浓重,是一种贴近和夸张地表现民间生活的地方戏曲,是绍兴、杭州和宁波等地一种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

莲花落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宋代,元明时期得到发展,到了清朝达到繁荣。莲花落最早传唱于乞丐中间,佛典《续传灯录·俞道婆》中记载:“一日闻丐唱《莲花乐》云,‘不因柳毅传书信,何因得到洞庭源’。忽大悟。”后来一些有心人因喜欢这种演唱形式,便将其整理分类并将莲花落搬上了舞台。

清朝光绪年间,莲花落正式落户绍兴。到民国初期,莲花落受到越剧腔调的影响,开始实践并采用接调的形式进行演唱,演出场所也从此前的走街串巷发展到戏台上,并开始逐步配以乐器伴奏。最初为莲花落配乐的乐器是一种叫四胡的琴,源自北方民族使用的古老的 弓弦乐器——奚琴。乐器的加入改变了莲花落的表演形式,也促进了莲花落曲调的确立。在曲目的选择方面,也从最初的小故事发展为剧情曲折、多集呈现的形式,称为“节诗”,故事情节多来源于生活,经过艺术加工以夸张幽默的方式展现给听众,或歌颂生活的甜美,或讽刺时代的不公。在演出形式上,绍兴莲花落一般以3人为一组进行表演,采用一人主唱和两人帮唱的形式,帮唱的两人兼做伴奏,分别为敲板和弹拉四胡。

莲花落发展到今天,较之前的形式有了很大的变化和改进。在人员上增加了表演者,并出现男女组合式演出;腔调上融合了越剧、绍剧及部分民间小调的特点,而且在伴奏上加入了琵琶、扬琴、二胡和笛子等乐器;曲目选材方面更加广泛,在保留传统曲目的同时,借鉴和尝试改编其他曲种的剧本,以莲花落的形式进行表演。此外,演唱使用绍兴当地方言,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幽默诙谐地表现出来,并配以明快轻松的伴奏,说唱流畅动听,表演惟妙惟肖。这种改进使现代的莲花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较为出名的曲目有《何文秀》、《百花台》、《顾鼎臣》、《游龙传》、《龙灯传》、《珍珠塔》、《后游庵》等。

在电子信息和影视特效技术充斥的当今社会,莲花落的听众越来越少,要想保住自身的艺术精髓,就要和众多曲艺文化进行竞争,发挥和扩大核心优势,还要吸收和利用其他曲艺的优点进行融合,更要考虑观众的喜好和兴趣,这才是赢回观众,让传统传承和发扬下去的唯一办法。绍兴莲花落于2006年入选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希望在国家保护的大背景下,绍兴莲花落的传人能让这项传统的曲艺重现辉煌。

绍兴莲花落 反映江南生活的幽默与情趣

四胡,拉弦乐器,又名四股子、四弦或提琴,是莲花落中的伴奏乐器。

绍兴莲花落 反映江南生活的幽默与情趣

来自印度的表演者正在表演绍兴莲花落《新年祝愿》。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