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 中华地理

详细介绍中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以及2个特别行政区,包括但不限于旅游景点、名胜古迹、美食小吃、少数民族等。
徽州四雕

雕刻史上的奇迹

徽州四雕是指砖雕、木雕、石雕和竹雕四种民间雕刻工艺,它们主要被用于民居、祠堂、庙宇、园林、家具、屏联等处的装饰。这种民间艺术起源于宋代,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并以歙县、黟县和婺源一带的雕刻技艺最为出色,被人誉为“雕刻史上的奇迹”。在皖南一带现存的古物与建筑中,至今仍能看到许多精雕细刻的作品,如斗拱飞檐、窗棂隔扇、门罩屋翎、花门栏杆、神位龛座等。它们就像隐匿在民间的艺术珍品,无法掩饰地散发着艺术之光。

【砖雕与石雕】

徽州盛产一种经过特殊技艺烧制而成的青灰砖,这种砖料色泽纯青、质地坚细。巧手匠们先将其细磨成坯,在上面勾勒出大致图案,而后运用平雕、浮雕、立体雕刻等种技法,将翎毛花卉、龙虎狮象、林园山水、戏剧人物等一一雕琢而出。

徽州四雕

徽州四雕

明代砖雕风格朴素粗犷,与清代砖雕渐趋细腻繁复略有不同,能在一块小小方砖上雕出多层镂空前后透视的层面,最多可至九层,堪称鬼斧神工精妙无比。歙县博物馆里就藏有一块灶神庙砖雕,这块小小砖面上雕刻着头戴金盔、身披甲胄、手握钢锏的圆雕菩萨, 据说需由1200个匠工方能制成。

徽州的石雕大多用于廊柱、门墙、牌坊、墓葬等处,在安徽境内分布很广。它的取材主要是青黑色的黟县青石和褐色的茶园石,采用浅层透雕与平面雕刻等技法,没有砖雕那般烦琐,具体内容也多是一些动物、植物与书法作品,人物故事与山水图案比较少见。西递古村“西园”中的漏窗松竹梅图、歙县北岸吴氏宗祠里的石雕百鹿图就是其中的精品。

【木雕与竹雕】

徽州木雕用途极为广泛,屏风、窗楹、栏柱与床、桌、椅、案等,随处可见木料雕制的人物山水、花卉禽兽、博古锡联、吉祥图案等。徽州的木雕作品在明代初年的发展已渐成规模,当时的雕刻风格稍显拙朴。明代中叶以后,徽商集团带动了大批行业快速扩张,木雕作品也转向了精细与奢华风格。以今日歙具黄村一户民宅为例,这座庭院的梁角廊柱、飞檐斗拱上细致雕有灵兽、百鸟、蝙蝠和回文图案等,楼下天井周围有24扇镂花隔扇门,上半部是连续图纹漏窗,下半部为浮雕花鸟隔板,连接上下两半部的中间横板上又雕有《三国演义》的戏文故事。人物造型生动,构图极为精巧,是现存徽派木雕中的精品。

徽州竹雕一般采用徽州盛产的毛竹为原料,将其一剖为二,再以刀代笔,运用线刻、浅浮雕、深浮雕等工艺,雕出各种山川古迹、书法墨宝、神话故事、珍禽异兽等。这些作品主要用于家居摆设,如屏风、插花瓶、烟灰盒、茶叶简、笔筒等。祁西有一把高11厘米、直径8.8厘米、口径4.5厘米的精品竹茶壶,配有四只小巧的竹茶杯。此茶壶为八面柱体,四面雕有花草,三面刻字,分别为“客到相待时”、“茶来渴者多”、“竹壶世间少”,另一面为小巧壶嘴,观之精致无比,不忍释手。

徽州四雕融合了古徽州的优质原料与传统技艺,经过三四百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徽州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

徽州四雕

承志堂木雕厢房门

徽州四雕

歙县竹雕陈列

上一篇:徽剧
下一篇:徽州茶道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