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 中华地理

详细介绍中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以及2个特别行政区,包括但不限于旅游景点、名胜古迹、美食小吃、少数民族等。
徽州茶道

中国茶文化精髓

皖南地区土地肥沃,空气清新,温度适宜,水质优良,一直是种茶的首选之地。徽州种茶始于南朝,至今仍然兴旺。在长达千百年的种茶历史中,徽州人民沿袭传统又自成一派,形成了源远流长的徽州茶道。如今,徽州茶道已渗入礼俗、饮食医学、旅游、园艺、食品等行业,成为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茶文化的主要流派之一。

徽州茶道

徽州茶道

【徽州茶史,祁门红茶】

徽州茶道离不开徽州茶商,徽州茶商是徽商中的一大支柱。自南朝以后,皖南地区的茶业就已萌芽。盛唐时期,经营茶业的商人渐渐多起来。据史料记载,当时祁门县山上遍植茶树,本地有十之七八的成年男子都靠贩茶为生。每年二三月间新茶上市时,此地就会云集大批茶商。明清两代是徽州茶的鼎盛之时。清乾隆年间,徽商在北京设有七家茶行、上百家茶庄,在天津、上海等地也有不下百家茶庄,汪晋和、王云翔、吴荣寿等茶商都是这一行业的领军人物。

徽州的茶中珍品“祁门红茶”名闻四海,此茶具有锋苗秀丽、条索匀整、色泽乌润、内质清芳等优点,冲泡后汤色 红艳明亮,滋味甘鲜醇厚,清饮时最能品出一种隽永香气,故而被赞为“红茶皇后”。

祁门红茶产于安徽省祁门、东至、贵池、石台、黟县以及江西的浮梁一带,尤以每年三四月间在祁门历口、闪里、平里一带采摘的品质最优。这种红茶并非自古即有,而是与一百多年前的祁门人有关。

徽州茶道

祁门红茶干茶

徽州茶道

祁门红茶茶汤

1875年,黟县人余干臣从福建罢官而归,因为其羡慕福建红茶,于是回到家乡在东至县一带开始仿效闽南红茶的制法,次年转到祁门县开设茶庄。与此同时,祁门人胡元龙试制“胡日顺”红茶也获得成功。从此,祁门一带的红茶规模不断扩大,渐渐形成了中国重要的红茶产区,祁门红茶的品牌也自此创立。

徽州茶道

安徽祁门红茶创始人胡元龙塑像

徽州茶道

六安瓜片

外形似瓜子形的单片,叶缘微翘,色泽宝绿,大小匀整,不含芽尖、茶梗,清香高爽。

【绿茶名品】

徽州茶中的“黄山毛峰”、“六安瓜片”、“太平猴魁”、“屯溪绿茶”等绿茶也是茶中名品。黄山毛峰产于黄山一带,由清代光绪年间谢裕泰茶庄创制。绿茶每年的最佳采芽时期是清明至谷雨时,当天采回当天制,制成后的毛峰 茶外形细扁微曲,状如雀舌,芽叶整齐肥壮,白毫显露,色如象牙,且有油润之感。入杯冲泡时雾气结顶,汤色清碧微黄,叶底黄绿明亮,嗅之清香持久,品之则滋味鲜醇,堪称极品绿茶。

六安瓜片产自六安金寨、霍山两县之毗邻山区和低山丘陵,清代时曾选为朝廷贡茶。它是我国绿茶中唯一不采梗不采芽只采叶的片茶,其叶自然平展边缘微翘,呈现宝绿色,经过扳片、剔去嫩芽及茶梗后,再制成形似葵花籽的片形茶叶。据说顶级六安瓜片均由春茶的第1~2片嫩叶采制而成。

太平猴魁产于黄山市北麓的黄山区,其外形肥壮细嫩,自然舒展,全身有白毫隐伏,每朵茶都是两叶抱一芽,俗称“两刀一枪”。此茶冲泡后有水色明、香气浓、滋味醇、回味甜的特点,素有“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之称。

黄山脚下的休宁、歙县、宁国、施德、绩溪以出产绿茶闻名,因为这一带绿茶均由屯溪加工并输出,所以统称为“屯溪绿茶”,被誉为“绿色金子”。屯溪绿茶需经37道工艺、14天方可制成,成品茶纤细匀整,色泽绿中带灰,滋味浓厚醇和,口感极佳。

其他有名的茶叶还有“顶谷大方”、“白岳黄芽”、“黄山绿牡丹”、“黄山银钩”、“金山时雨”、“歙县花茶”、“休宁松萝”、“太平奎尖”、“竹铺大方”、“紫霞莲蕊”、“石墨茶”、“香风茶”、“茗洲茶”等。

徽州茶道

太平猴魁干茶

徽州茶道

黄山毛峰

【徽州茶道细法】

徽州人喜欢以茶待客。徽州茶道尤其注重场地环境,有条件的人家,一般会选择在园林庭院里或竹坞流泉边,水源最好是泉水,其次是河水、井水。所用茶具有风炉、石鼎、瓷瓶、茶壶、茶盏等。

一套完整的茶道总结起来有以下细则:第一是静心平气;第二是文武火烹水煮沸;第三是焚香敬 主;第四是洗净茶盏再擦干;第五是先用开水烫一遍盏去除寒气;第六是观茶闻茶;第七是用三指取出三五克茶叶投入盏中;第八是洗茶,也就是用少许沸水润茶后,将头汤倒去,使茶叶润涨发;第九是注汤,即提壶快冲入盏,水至七分时便可加盖;第十是双手举杯以茶敬友。

泡茶时需注意三点:一是茶叶适量,这点可根据茶具大小、茶水比例与饮用习惯自定。谨记茶多水少会味浓,茶少水多则味淡。二是宜用80~90℃、刚刚煮沸起水泡时的“软水”冲泡,如水沸过久便会“水老”,茶叶的鲜爽滋味尽失。三是一壶茶泡三次为宜,多则无味。

品茶之道:首先是闻香,也就是将盖茶轻揭,茶香顿时满满溢,沁人心脾;而后再观色,此时茶以汤清叶绿为最佳;最后是品味,轻啜一口顿感唇齿留香,稍后再慢饮,更觉口舌生津,妙不可言。此时此刻,品茶者才算尝到了徽州茶道的个中真味。

徽州茶道

传统手工制茶

徽州茶道

徽州茶艺

上一篇:徽州四雕
下一篇:徽派建筑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