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美味水产
自古以来,中国菜就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八大菜系与全国各地的菜系一道打造了一个丰富的色香味俱佳的饮食王国。而湖北菜,则以鲜香、家常独树一帜,受到五湖四海食客的追捧和热爱。物华天宝的湖北有新鲜的鱼虾、应时的菜蔬和悠久的美食传统。柔滑香浓的汤汁、汁浓味鲜的炒菜、原味浓醇的蒸品成为湖北菜中一道道经久不衰的经典菜肴,令人垂涎欲滴,忍不住要大快朵颐。
自古以来,中国菜就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八大菜系与全国各地的菜系一道打造了一个丰富的色香味俱佳的饮食王国。而湖北菜,则以鲜香、家常独树一帜,受到五湖四海食客的追捧和热爱。物华天宝的湖北有新鲜的鱼虾、应时的菜蔬和悠久的美食传统。柔滑香浓的汤汁、汁浓味鲜的炒菜、原味浓醇的蒸品成为湖北菜中一道道经久不衰的经典菜肴,令人垂涎欲滴,忍不住要大快朵颐。
【两江育荆楚,鄂馔巧烹鲜】
关于湖北菜,最早的记载来自屈原的《楚辞》,其中“招魂”和“大招”两篇中,屈原对楚宫佳宴中的二十多种湖北名菜进行了记载和解说,这是可考的对于宫廷宴席的最早记载。另外,随州曾侯乙墓中也出土了上百件楚地的餐饮器具,大多属于春秋战国时期。
湖北菜,亦称“鄂菜”、“楚菜”,发源自水草丰美的江汉平原。鄂菜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武汉菜、荆州菜和黄州菜三种地方风味。烹饪方法较为灵活多变,侧重煨、炸、蒸、炒,这也难怪为什么两个武汉人如果谈及昨晚家里做了什么好吃的,其中一个大有可能得意扬扬地说:“煨了点排骨汤。”湖北菜带给味蕾最直观的感觉是汁水浓稠,口味咸鲜。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湖北菜就像当地人的性格一样,淳朴而爽朗。
湖北菜多以家常菜为主,但其中最值得称道的便是河鲜。胖头鱼、鲢子鱼、刀鱼、鲟鱼、菱角、莲藕……得益于湖北大部分地区,尤其是汉口、云梦、大泽这几个地方水系丰盈,因此人们自古便擅长烹制水产鱼鲜。在湖北,人们一直秉承着“无汤不成席”、“无鱼不成席”的宴客之道。
湖北菜最大的烹饪特点,恐怕要以“化腐朽为神奇”来解释了。湖北菜的原料以鱼、肉、时蔬为主,或许是因为日日生活在这物产丰富的江汉平原,人们多少有些厌倦了食材的本味,因而想玩些花样;又或许是湖北地处中原一带,位居南北东西之中,放眼四周能环视神州,因此圆眼视事……总之,湖北人极其爱好将各类食材打成浆磨成泥,再混入弹压的荸荠或者莲藕,做成各式各样的丸子。和九龙城著名的撒尿牛丸不同,湖北的丸子软糯清香,虽然风格统一却又忠于各自的原味。无论民间百姓还是法国米其林大厨,都掌握了一手制作丸子的诀窍,可谓百丸百味、一丸一格,在湖北,光是丸子这个菜品林林总总就有上百种。
【鲜在湖北】
提到湖北菜,首先要说武汉菜。外地人听到武汉,一般脑袋里只会出现两样东西——“热干面”、“鸭脖子”,这里先对这两样莫名走红于神州的“武汉名吃”按下不表,只说说武汉的鲜。
武汉是湖北省的文化和经济中心,明末清初便是四大名镇之一,近代更是著名的“东方芝加哥”。九省通衢的武汉有着其他城市很难比拟的天然资源——水系。长江和汉江养育了一方百姓,更喂肥了鲜美的鱼虾。
武汉菜对于刀工和选材的讲究在全国范围内都是屈指可数的。这里的讲究,并非指刀工有多精巧,可以把一块萝卜雕成一尊人像,而是针对不同的菜品,武汉的师傅们发明了不同的处理方法。就拿排骨藕汤来说吧,武汉的师傅在切莲藕的时候会先用刀切入一小块,再用刀柄的力量将莲藕劈开,这样便“斩断骨头连着筋”,莲藕的纤维没有被破坏,营养和味道保持得更好,而粗糙的断面也利于莲藕的香气在汤中释放。
炒小豆腐
珍珠糯米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