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人的情人节
在湖北鹤峰,一年一度的土家族“女儿会”总是能吸引远近青年男女的广泛参与 。土家族的“女儿会”也就是当地人独有的情人节。青年男女在每年这一天会穿戴上最美丽的衣服,带着对恋爱和另一半的无限憧憬,像赶庙会一般前往集会场所聚集,以情歌抒发爱恋心怀。
在湖北鹤峰,一年一度的土家族“女儿会”总是能吸引远近青年男女的广泛参与 。土家族的“女儿会”也就是当地人独有的情人节。青年男女在每年这一天会穿戴上最美丽的衣服,带着对恋爱和另一半的无限憧憬,像赶庙会一般前往集会场所聚集,以情歌抒发爱恋心怀。
女儿会上的舞蹈演出
“女儿会”的时间不定,通常在农历五月初三、七月十二或者八月十五前后。这一天,土家族的姑娘们会格外打扮自己。早早起床,和小姐妹们一起精心梳妆打扮,然后一起挑选漂亮的民族服饰。她们还会佩戴家传的最珍贵的首饰珠宝,穿戴轻巧的绣花鞋。
出席女儿会的土家姑娘身着节日盛装
【求偶的“园丁鸟”】
对于土家姑娘们来说,最美丽的衣裳,穿法是从外到里越来越短,一层层镶边的衣裳逐渐缩短,如同一棵新鲜出土的竹笋,这种穿戴方法还有一个特别的名字,叫作“节节高”。土家族姑娘们的衣料,通常是自己或者姐妹用老式的脚踩式 织布机亲手缝制的土布,再一针一线地缝合成里衬、罩衫、长裙、外套。这样的一针一线,这样的心灵手巧,不禁让人想到了动物世界中那个神奇而灵巧的“园丁鸟”。求偶的园丁鸟为了求得伴侣的注意,会采摘森林里的各种果实和植物,然后一点点用喙雕琢,成型后的鸟巢有的像法国古堡般唯美奢华,有的像南美民宅般热情奔放,有的像东方宫殿般精巧华丽。而土家族姑娘们也是在用近乎“卖弄”的方式,迫不及待地想让远近的青年男子知道自己已经长大,不仅心灵手巧善于女红,更有着不同于小女孩的独特的审美,从而在万千男女中让命中注定的如意郎君一眼看到自己。
女儿会舞蹈演出
赶赴集会的土家族姑娘们头上缠着色彩鲜艳的印花头巾,身上是花色分明的“节节高”,腰间还围着极富土家族特色的黑金两色丝绒腰带,银饰在日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除了漂亮的外表,每个土家族姑娘都会背一个大大的细腰背篓。背篓里,是家乡特有的山货土产,或者自己亲手缝制的锦帛丝织。姑娘们到达集会场所后,便将背篓放在身前,自己稳坐一旁,等着“买东西”的人不经意而至。同时,穿梭在集会现场的,是背着空背篓准备“大采购”的土家小伙 子。小伙子们看似漫不经心走马观花地四处游荡,其实眼睛如同“雷达”一般横扫全场,搜寻自己喜欢的姑娘。在人群中找到喜欢的姑娘后,土家小伙就会装作若无其事地走过去买东西,买卖双方心照不宣,装做交易实则观察对方,有的时候卖货的土家姑娘背后还会有嫂嫂姑姑们指指点点,出谋划策。男女双方就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感情的交流,如果“生意”成交,就代表两个人已经初步认可对方,便退出集会,到附近的林荫地里“边边会”。
土家女儿会舞蹈演出剧照
【决定终生的“边边会”】
那么“边边会”又是什么呢?土家青年们认识对方后,就要在人们都能听到的地方用山歌进行交流,一般是姑娘提问小伙子回答,内容上到天上的月亮,下到崇山峻岭,而接歌的小伙子必须随机应变,迅速作出反应,回答问题的同时还要尽可能地表述衷肠,更加令人诧异的是双方通过对歌竟然可以敲定是否相伴一生。
这种质朴而纯真的恋爱方式想必你只有在电影里看过吧,可是今天它们依然在湖北的大山深处活灵活现地上演,丝毫不理会尘世的浮华与功利。
土家女儿会上的女孩
女儿会
被誉为“东方情人节”的土家女儿会已经有400年历史,第一次女儿会开始于明朝时期,清朝时期为了同化“异族”,女儿会停办。一直到清朝政府被推翻后,女儿会才再度兴盛起来。如今,女儿会不仅是土家年轻男女相会的节日,更展示了土家人的民俗风情,也是游客体验土家文化的绝佳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