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自古以来便有“吴头楚尾,粤户闽庭”之称,它既是中原腹地大省,亦是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几千年战争与文化在此碰撞,催生出一系列著名古埠与丰富的地域文化,如瓷都景德镇、宋城赣州、药都樟树,还有临川文化、庐陵文化、佛教净土宗和禅宗文化、客家文化、古村文化、商埠文化等。如今的江西拥有南昌、景德镇与赣州三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瑶里镇、上清镇、流坑村、渼陂村、李坑村、竹桥村、钓源村等21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另外还包括84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尽显赣鄱大地的风采。
赣州是江西的南大门,它的东面邻近福建,西面靠近湖南,南面承接广东,北面紧依本省的吉安与抚州,既处于东南沿海地区向中部内地延伸的过渡地带,也是内地连接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重要通道之一,历来被视为“承南启北、呼 东应西、南扶百越、北望中州”的战略要地,同时又被称作“五岭之要冲,粤闽之咽喉”。 ...
景德镇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地处黄山、怀玉山余脉与鄱阳湖平原的过渡地带,西北面与安徽省接壤。该区域四周高、中间低,宛若巨盆,境内山峦起伏、群峰环峙,位于南部的乐安河和位于北部的昌江最后全部注入了鄱阳湖。该市辖管乐平市、浮梁县、昌江区与珠山区,总面积约为5200平方千米。 景德镇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江...
婺源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东接浙江,北临安徽,为赣、浙、皖三省交通要地,是一个“金鸡齐鸣,三省皆知”的地方。 春秋战国时期,婺源其地隶属吴国,吴亡后归楚,如今在婺源县城以北的浙岭上仍立着一块刻有“吴楚分源”的界碑。唐开元二十八年(740),此地首设县,因是“婺州水之源”,而得名婺源。婺源建县后,...
瑶里古镇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始建于西汉末年。漫长的历史长河给瑶里留下了许多文明的印记,密集的明清古建筑、古窑遗碓、古矿淘坑、苍凉的徽州古商道,是瑶里厚重历史的见证,也使得瑶里处处透着古风古韵,古韵悠然。 瑶河穿镇而过,河走东西,人居南北,青石道路纵横交错,明清商业街上,数百栋店铺鳞...
流坑村总面积约为3.6平方千米,村民有五六千人,均为汉族。此地原有董、曾、何三姓人家,后来何姓人家渐无,除了几户曾姓人家,其余皆为董姓人家。据史料记载,流坑董氏将西汉时期的董仲舒尊为始祖,唐代宰相董晋为支系名人。唐末战乱之时,董晋的后裔董清然带领族人从安徽迁入江西抚州的宜黄县,他的曾孙董合后来又迁至此地,建起了流坑村。流...
“渼陂”一词原来是古时候陕西户县某个湖泊的名字。南宋时期,北方一带兵荒马乱连年战祸,户县人家梁仕阶带领本姓家族一路迁来,见此地山环水绕,风光绝美,便长期定居下来。时日一长,这些游子们思乡心切,遂把这里命名为渼陂村,梁仕阶也被尊为开基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