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真小吃
馓子和油香,是回族人民喜爱的传统食品。当金黄的、冒着香气的馓子或油香从锅里捞出时,代表着回族人在准备过庆节,或是家中有婚丧大事。与汉族将传统食品当作副食所不同的是,回族人把它看作是具有特殊意义的食品来款待客人的。
馓子和油香,是回族人民喜爱的传统食品。当金黄的、冒着香气的馓子或油香从锅里捞出时,代表着回族人在准备过庆节,或是家中有婚丧大事。与汉族将传统食品当作副食所不同的是,回族人把它看作是具有特殊意义的食品来款待客人的。
【回回的馓子甜又脆】
馓子是回族群众的传统食品之一。民间俗语有“点心香,月饼美,回回的馓子甜又脆”。回族馓子又以宁夏回族的馓子为佳。宁夏回族的馓子之所以味美好吃,其在配料制作方法上讲究股细条匀,焦酥香脆,色泽鲜黄。制作时一般以红糖、蜂蜜,或盐、花椒、红葱皮等原料熬成的水和适量的鸡蛋、清油和面,然后反复揉压,搓成粗条,捻成面团,搓成或揪成由粗细匀称、盘连有序的圆条构成环状物放入油锅炸至棕黄色即成。在宁夏各地,每逢节日喜庆,回族女同胞便各显身手,做出图形各异的多种馓子,点缀节日气氛。每逢回族的古尔邦节和开斋节、圣纪节以及婚丧大事中,都把馓子作为待客的主要面食品。家家户户的餐桌上,都有一盘油馓子。当客人来到的时候,宾主互致节日问候。客人入座后,主人首先掰下一束油馓子递到客人面前,然后斟上香喷喷的茶。客人食用时须将折碎的馓子吃完,否则被认为是对主人的失敬。
【“太思米”油香】
油香也是回族人民的传统食品。制作油香时,先用温水加少许清油、鸡蛋和面,再加少许食盐或红糖、蜂蜜,做成饼状,之后用刀在中间切2~3个孔,再用清油炸熟。回族油香根据不同地域的原料相配,有淡味油香、甜味油香等多种,以色红、味美、醇香、酥软而遐迩闻名。主要用于庆祝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和婚礼、抓周、贺满月、纪念亡人等红白喜事,馈赠亲友邻居,招待宾客等。吃油香时,要念一声“太思米”(穆斯林对《古兰经》经文“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的简称),而后顺着刀口用手掰着吃,忌讳一口一口咬着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