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中国葡萄酒的发展史,一个重要的名字赫然镌刻其中,那就是——张裕。张裕造就了百年葡萄酒品牌,成就了一段传奇。烟台张裕葡萄酒酿酒公司成立后,曾被孙中山先生称为“品重醴泉”。江泽民同志曾赞其“沧浪欲有诗味,酝酿才能芬芳”。它是中国同行业的典范,在世界上也闯出了一片天地。
【创始人张弼土】
史料记载,葡萄酒的历史已有6000多年了,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我国葡萄种植、酿酒的时代始于汉朝,《史记》中描写道:“大宛左右以葡萄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数十岁不败。”当时的葡萄酒酿造规模和技术可见一斑。但是说到中国葡萄酒的工业化生产,则是从张裕公司创办后开始的。
张裕葡萄酒的创始人张弼士是一位爱国华侨。他祖籍广东,在南洋创业30余年,最鼎盛时期号称亿万富翁。张弼士没有满足于自己的财富,他一直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实业兴邦”。当时外忧内患的国情深深地牵引着他的思绪。1890年,清朝的一个驻英钦使考察欧美富国之道,路过南洋,特意拜访了南洋首富张弼士,并被张弼士的谈吐折服。并推荐他担任大清国驻马来西亚槟城首任领事,后来升迁至新加坡总领事。
张裕葡萄酒
张裕爱斐堡国际酒庄收藏的早期张裕葡萄酒
在他担任中国驻新加坡领事期间,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法国驻新加坡领事宴请他时,他被葡萄酒的美味吸引了,那种奇特的香味一下子抓住了他的心。张弼士便询问这位领事,中国可否种植葡萄,在哪个地方种植最好。法国领事告诉他,烟台是最好的地方。张弼士还了解到,当时的烟台已经有人种植葡萄了,质量还挺好。其实法国领事所说的那个种植葡萄的人是法国天主教教堂神父,神父是为了宗教和生活的需要而自制葡萄酒的。
地下酒窖
[那些贮藏在这里,价值连城的葡萄酒,在恒久的时光流逝中,不断凝聚着神奇的生命力量。]
地下酒窖 [那些贮藏在这里,价值连城的葡萄酒,在恒久的时光流逝中,不断凝聚着神奇的生命力量。]
【张裕酿酒公司】
张弼士的葡萄酒事业已经在心中慢慢萌芽。作为北洋大臣的李鸿章极力支持张弼士在烟台创办葡萄酒公司,还亲笔批示了张裕的营业专利准照:“准予专利十五年,凡奉天、直隶、山东三省地方,无论华、洋商民不准在十五年限内,另有他人仿造,以免篡夺。”这样的营业专利准照在当时来说是独一无二的。张裕厂址即将竣工时,时任户部尚书、军机大臣,同时也是光绪皇帝老师的翁同 题词于大门上——张裕酿酒公司。
公司投入生产后困难重重,首先遇到的就是技术难题。当时的中国比较落后,根本找不到本地的酿酒师,只有聘请外国的酿酒师傅。张弼士聘请的第一位酿酒师傅在来中国的途中染病去世,第二位却技术不精,被解聘。第三位技师是奥匈帝国驻烟台领事拔宝,这位技师来头可不一般,他的父亲就是一位葡萄酒酿酒专家,也是葡萄酒度表的发明者。拔宝当时还任职奥国驻烟台副领事,而领事馆就设在张裕公司门内,人们经过时总能看见张裕公司门首悬挂着奥国旗帜,这为张裕公司增添了几分神秘的感觉。
在原料的选择上,张弼士动了一番心思。他先后两次从奥国引进葡萄苗来栽种,都失败了。最后他将引进的葡萄苗在烟台本地葡萄上嫁接,获得了成功。这种中西结合的葡萄集葡萄家族的优点于一身,不仅耐寒抗虫,而且有糖度高、出汁多等特点。凭借这点,张裕葡萄酒的原材料就在同行业的竞争中获得了重要砝码。拔保在葡萄丰收后推出了15个葡萄酒品种,每种都有不同的工艺和风味支撑,这个外国来的技师还严格保密自己的配方,张裕葡萄酒愈发神秘了。
张裕卡斯特酒庄的葡萄园
[由张裕公司和法国葡萄酒业巨头卡斯特公司合资兴建的卡斯特酒庄位于烟台海岸,有葡萄园135公顷,是张裕高档葡萄酒的酿造基地,还是引进、选育国内外优良葡萄新品种,进行相关栽培技术研究的重要场所。]
张裕卡斯特酒庄的葡萄园 [由张裕公司和法国葡萄酒业巨头卡斯特公司合资兴建的卡斯特酒庄位于烟台海岸,有葡萄园135公顷,是张裕高档葡萄酒的酿造基地,还是引进、选育国内外优良葡萄新品种,进行相关栽培技术研究的重要场所。]
为了更好地保存葡萄酒,张弼士采用中国传统烧制的石材,墙壁全用山中采来的大青石来制造酒窖。酒窖中的橡木桶据说使用法国林茂山生产的橡木制成,树龄有的达100年。最早的一批木桶制成于1908年。之后张裕白兰地、葡萄酒闻名于世,这座亚洲唯一的地下大酒窖功不可没。
张裕公司的成功除了对原料、酒窖等精心选择外,还在于他们一直坚持“品质至上”的宗旨。只要是影响葡萄酒品质的因素都会一一排除,绝不拖泥带水。当年的第一批白兰地等葡萄酒造好后,张弼士没有立即推向市场,而是经过18年贮藏,通过了相关专家的鉴定认为“成熟香醇,色泽深浓”之后,才申请商标投向市场。
张裕公司在经营上始终坚持先进的营销理念,他们使用各种方式来投放广告,在各大码头、车站、餐馆的酒杯上等地方都能看到“张裕”的品牌字样。那时的张裕酒还被装进小舢板投放到海里,在烟台近海的外国军舰都得以免费品尝。从一开始的少量关注到最后的街头小巷无人不知,“张裕”这一品牌在国内外越来越响亮。
在1915年的“庆祝巴拿马运河开航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中国作为一个初赛者,第一次在国际博览会上出场。也正因为这次博览会,张裕公司的系列产品获得了很多大奖,这为其开拓国外市场提供了强有力的跳板。《万国博览会快讯》以及《旧金山报》评价说:“中国名酒装潢典雅,风味独特,又以冰晶而显其长,受到诸国青睐。”张裕公司赢得了在夹缝中生存和发扬民族工业的难得机会,更向世人展示了中国的力量。
为了纪念张裕公司数百年来为中国葡萄酒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清华大学参与设计建造了张裕酒文化博物馆,这座在老厂址基础上斥巨资修建的博物馆,也是张裕人对自己文化的纪念与传承。这个博物馆以翔实的史实资料以及百年大酒窖向人们讲述着那段与风雨抗争的民族企业奋斗史,张裕酒已经演变成一种乐观拼搏的精神。
张裕葡萄酒文化博物馆
张裕葡萄酒文化博物馆
历经百年,如今的张裕已经发展成为以葡萄酒酿造为主,集保健与中成药开发、粮食白酒与酒精加工、进出口贸易,包括装潢、机械加工等分支为一体,拥有一个控股上市公司、一个控股上市子公司、四个全资子公司和一个分公司的大型综合性企业集团,这个民族企业前进的步伐更加铿锵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