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 中华地理

详细介绍中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以及2个特别行政区,包括但不限于旅游景点、名胜古迹、美食小吃、少数民族等。
玉佛禅寺 巨刹甲于海上

上海玉佛禅寺,坐落于上海北部的安远、江宁路口,是一座仿宋的庙宇建筑。其正式始建于1918年,建寺历史虽然不长,但布局之严谨、结构之和谐、气势之宏伟,足以使得该寺跻身中华名刹之列。逢初一、十五或传统礼佛日,寺庙内香火尤盛。

玉佛禅寺 巨刹甲于海上

寺庙西侧卧佛堂内,供奉一尊白玉卧佛,长96厘米,侧身而卧,右手支头,神态安详,这是释迦牟尼80岁圆寂像。

【蔚为巨刹,甲于海上】

上海玉佛禅寺之得名,源于寺内的两座玉佛雕像。清光绪年间,普陀山慧根法师多方游历礼佛,北上五台,西至峨眉、西藏、印度,南下缅甸,后在当地华侨的捐助下,在缅甸开山取玉,雕成大小佛像共五尊,船载浮海而还。1882年,慧根法师途经上海时,留下坐佛、卧佛宝相各一座,由当地施主居士搭建草庐加以供奉,这便是玉佛禅寺的前身。

1900年,信众在当时的江湾车站建起新佛寺,将两尊玉佛请入供奉,这便是最 早的玉佛禅寺。建寺后不久,慧根法师即行圆寂,由其弟子本照法师继任住持,本照法师曾入京请得《龙藏》经书一部,至今犹藏于玉佛寺的藏经楼中。但好景不长,辛亥革命中,江湾车站佛寺被军队占据,后毁于炮火。仅存的两尊玉佛,先被弃置于公园中,后借盛宣怀的别墅才得以免遭风雨,可谓流离失所。

1917年,禅宗支派临济宗僧人可成法师临危受命,担任玉佛禅寺住持。次年,在其他禅宗耆宿的帮助下,可成法师发动寺庙僧众,动员当地善男信女,经过十年的“躬营奋筑”,相继建成了佛殿、楼阁、斋厨等一系列仿宋风格的寺庙建筑群,使玉佛禅寺得以重新光耀山门,遂有“丹艧觚绫,崇闳壮丽,蔚为巨刹,甲于海上”之称。

玉佛禅寺 巨刹甲于海上

玉佛禅寺山门

自此之后,玉佛禅寺便没有受到太大规模的破坏,即便在十年动乱中,寺产也在当地政府、群众和僧人的努力下,基本完好地保存了下来。在当时最困难的时候,寺里的几位僧人只能靠糊纸盒度日。1979年,玉佛禅寺恢复十方丛林制,各类法事和礼佛活动也渐渐得以恢复。1983年,一度停办40年之久的上海佛学院也在玉佛禅寺重新开学招生,其学习内容涉及佛学理论、中外语言、古今哲学,为中华佛学文化培养了一些不可多得的人才。

玉佛禅寺的现有规模,建筑面积达8856平方米。其严格秉承宋代庙宇风格,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天王殿、大雄宝殿、玉佛楼三进殿堂,东西两侧则建有观音堂、铜佛殿、卧佛堂、怀恩堂、禅堂、斋堂等一系列配殿。此外,玉佛禅寺还开设了文物室、法物流参通处及供僧俗人士持斋的素斋餐厅,总计有堂舍200多间。全寺建筑布局整齐,结构精巧,金碧辉煌,蔚为大观。

素斋部

素斋部是玉佛禅院的一大特色,其素斋历史悠久,烹饪精致,色香味俱佳,大受香客与游人欢迎。每至中秋,禅院还有净素月饼对外出售,年年供不应求。或许,这也算是玉佛禅院对这座一墙之隔的城市的一种喂养和教化。

【宝相庄严,普度众生】

纯乎禅宗的玉佛禅寺,与顶礼密宗的静安寺有所不同,其具体体现于修行、礼佛方式及所供佛像及其位次的不同。

禅寺首进的天王殿正中,供奉着一座泥塑镀金的弥勒佛像,其以袒胸露腹、笑容可掬的神态,为中国百姓所家喻户晓。其实,这位佛陀本是五代时期的契此和尚,他因背负口袋随处化缘又被称作“布袋和尚”,其临终时,留下“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的偈语,因而被人们认为是弥勒的化身,得以塑像供奉。弥勒背后,是手持金刚杵的护法天神韦驮像,大殿两侧供奉着镇守四方的四大天王神像。

禅寺主殿为大雄宝殿,位于第二进。殿内供奉有三尊金色大佛:释祖居于正中,其佛像头顶的藻井上,描绘着佛祖的降世法相以及九龙吐水为其沐浴的情景图,其形象生动而庄严;东方一侧,为东方琉璃世界的药师如来,这位居于众菩萨之上的教主又称“药师佛”或“大医王佛”,以其所发十二宏愿为众生求医问药、解脱诸苦而得名,亦与玉佛禅院免费向世界提供医方医药的善举不谋而合;西方一侧,则为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三座佛像,其地位与方位各自相应。

玉佛禅寺 巨刹甲于海上

“镇寺之宝”——释迦牟尼坐像,高1.95米,由整块玉石雕琢而成,雕琢精细,晶莹润透。

宝殿两侧供奉的,并不是十八罗汉像,而是以帝释天为首的二十诸天神像,由其对佛法加以护持。宝殿后方,为“海岛观音”的彩塑,一位宝相庄严、手持净瓶、低眉凝目的观 世音菩萨,跃然壁上,她正迎着海浪立于鳌头,前去普度众生。菩萨的身边,环绕着许多龙女和善财童子,他们正在进行“五十三参”的修习。菩萨上方,有一尊抱膝而坐、疲惫不已的释祖像,那是佛祖出家六年时的修行情景。菩萨下方,则为形态不一的十八罗汉,如此安排很有特色。彩塑两侧,左边是骑白象的普贤菩萨,右边是骑青狮的文殊菩萨。

居于禅院最末一进的,是玉佛楼。其下为方丈室,正中挂有禅宗始祖达摩画像,为住持僧人修行起居之所。方丈室之上,便是供奉禅寺的镇寺之宝——玉佛坐像的玉佛楼。玉佛像高1.95米,重达1吨,由一块完整的缅甸白玉雕琢而成,描绘的是释祖端坐时的法相。佛像面部雍容丰满,双眼半开,凝眉低视,双唇紧闭,嘴角上扬,示人以一种甜美又神秘的微笑,且偏袒右肩,结跏趺坐,左手掌心向上,横置左腿上作禅定印,右手手指触底,手臂直伸作触地印。整座佛像,质地细腻洁白,形态优美安详,令人赏之豁然而心生感悟。

玉佛楼两壁各有一排橱柜,为藏经之用,有清刻大藏经7000多卷,这便是本照法师入京所请的《龙藏》。楼前广场中央,立有一尊宝鼎,东侧庑廊刻有观音菩萨三十二应身像,西侧庑廊刻有释迦牟尼八相成道图,其皆值得细细观摩。

配殿之中的观音殿内,供奉有明代铸造的一尊高约2米的男身观音铜像,其实,真正的菩萨是法身大士,并无所谓男女,可以各种身相示人。铜佛殿也供奉有阿弥陀佛铜像一尊,亦为明代所铸造,由此向北便是卧佛殿。卧佛殿内供奉着两尊卧佛,其一为慧根法师由缅甸请回,另一者为后任者由新加坡请回,所展示的都是佛祖以“吉祥卧”姿势辞世的情景。卧佛殿右侧,有一尊重达1700千克的紫檀木“济困之公”雕像,亦俗称“济公”。由此再向北,为文殊、地藏、祖堂等殿,分别供奉着文殊师利、地藏菩萨和寺庙的历代方丈排位。

玉佛禅寺 巨刹甲于海上

玉佛禅寺香火鼎盛,每逢初一、十五或佛教传统节日,善男信女,三皈居士,接踵而至。

玉佛禅寺 巨刹甲于海上

玉佛禅寺内诸天护法

玉佛禅寺 巨刹甲于海上

玉佛禅寺内的大雄宝殿左右两边都有月洞门,显得清净、古朴、精致,上书“菩提道场”四字。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