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府人的泥土情结
三秦大地一片黄土飞扬,在这片高原上,人们拥有浓厚的泥土情结。神话故事中女娲造人所取之土就源自那骊山,关中人似乎也得以真传,不然,在他们手下,彩绘泥塑形象为何如此逼真,深得人们喜爱。从远古时代至今,凤翔彩绘泥塑究竟还有哪些动人的情节,它的未来又将延伸至何方?
三秦大地一片黄土飞扬,在这片高原上,人们拥有浓厚的泥土情结。神话故事中女娲造人所取之土就源自那骊山,关中人似乎也得以真传,不然,在他们手下,彩绘泥塑形象为何如此逼真,深得人们喜爱。从远古时代至今,凤翔彩绘泥塑究竟还有哪些动人的情节,它的未来又将延伸至何方?
【凤翔彩绘泥塑的特质】
陕西省是中国泥塑的发祥地,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很多泥塑的产区,凤翔县、乾县、富县及西安郊区的狄寨、鱼化寨等地都曾经或者正在出产泥塑。由于北方四季分明的季节特点,为了给寒冷灰暗的冬日增加一些生活的乐趣,人们用最常见的泥土来捏制玩具,表达他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凤翔彩绘泥塑活泼大方,于简洁的造型中透出精致 与细腻,栩栩如生并且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目前有二百多个品种,其中有一米多高的大坐虎、大坐狮,也有小巧玲珑的花兔、花马。制作中使用板板泥、大白粉等,模印成型,造型简洁大方、线条流畅、色彩艳丽、惟妙惟肖,是全国众多民间泥塑中的代表之一。凤翔泥塑大体可分五类:
一是大型泥兽类。包括大坐虎、大坐狮等。平均高度约60厘米,内空外圆,成圆雕体。
二是挂片类(俗称片子)。即浮雕式的单片泥塑,可以挂在墙上。如各种式样的挂虎,高度在十几厘米到一米不等。有钟馗挂片、“送子”挂片等。
三是立人类。内容多为传说故事、戏剧人物,如“西游记”、“三国演义”“八仙”等。相对而言,凤翔彩绘泥塑中的人物题材种类较少。
四是小型泥兽。大小在3~15厘米之间。如花牛、花马、花兔、泥狗及十二生肖等。
五是小货类。体积约二三寸,如猴、狗、鸡、兔、小鸟、金瓜、豆豆鼓等,属儿童玩物,现流传下来的泥塑品逾百种之多。在造型上,注重简炼概括、多突出主题,追求整体效果。在色调上,采用红黄绿三原色,也有黑白两色,简洁明快、对比强烈、艳而不俗、和谐有致。
【凤翔泥塑的典型代表泥塑虎】
多年以来,虎是凤翔彩绘泥塑中的主要题材。人们把虎视为镇宅,护子、辟邪的吉祥物。凤翔泥塑虎分挂虎、坐虎等类型。年节庆典时彩绘泥塑大挂虎是挂在墙上或者门上的装饰品,民间认为可以避邪驱崇。它既能装饰环境、渲染气氛,又能满足信仰形成的心理需要。
摆在农家炕头的挂虎和坐虎
凤翔彩绘泥塑获得了“中国民间艺术一绝”的美誉,被联合国世界儿童组织称为“给孩子们礼物中最好的一种”。
凤翔彩绘泥塑获得了“中国民间艺术一绝”的美誉,被联合国世界儿童组织称为“给孩子们礼物中最好的一种”。
凤翔泥塑艺人正在制作泥坯
挂虎的形成可能与陕西社火戏等民俗活动有关,是社火面具的演化。制作泥塑时,要在泥土里添加棉花或者纸浆,以此来增加泥土的强度和韧度。由于韧度增强,就可以缩减厚度,从而减轻重量。挂虎的基本造型是一个正面的虎头,环眼、大耳朵、大嘴巴、额头的正中书写一个“王”字。墨线勾勒纹饰,在额头、下颌、脸颊画着大朵的牡丹花、石榴、桃花、莲花等图案,间或出现卷草纹、云气纹。纹样构图在基本对称的前提下力求均衡、线条流畅。彩色挂虎的用色多为大红、浅黄、中黄、玫红和翠绿等,颜色饱满靓丽、对比强烈,充满欢乐喜庆的气氛。凤翔挂虎的虎头眼睛突出,眉毛是对称放置的两条鱼。两鱼相对的格式,源于仰韶彩陶中的鱼纹女阴生殖符号,是生命的象征,这样的设计表达了当地人祈求生命旺盛的愿望。额头上正中央的位置是象征富贵的牡丹花,脸颊上的其他装饰,多是采用大自然中的花草、果实的组合。耳朵上点缀颤头的孩童或者蝴蝶,反映 出自然界生生不息、开花结果的永恒规律。虎头上还绘有宝葫芦。《诗经》有“瓜瓞绵绵”之说,宝葫芦是多子多孙的象征,希望生命绵延不绝的意思。
凤翔挂虎设色的整体而言是以“红红火火,热烈对比”为主,但是色彩搭配仍然和谐统一。在民间人们习惯用大红大绿的色彩来装饰生活。黄色象征大富大贵;红色暗示红红火火;黑色则庄重典雅。凤翔彩绘挂虎主要用色是玫瑰红、大红、中绿、品黄,大红是主色,突出了喜庆欢乐的效果。
凤翔挂虎的整体色彩搭配并不求比例上的均匀,只求在整体色调上的对比和谐。红与绿在凤翔泥塑中所占比例较重,但是我们可以看到,泥塑中并没有大面积的施色,而是将大面积分割为小面积分布,或者在较大面积中以黑线勾勒以减轻重量感。
凤翔泥塑正是民间艺术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其色彩的搭配运用与造型的传统哲学内涵都可以被设计者吸收和转化运用在自己的作品中。
凤翔泥塑老艺人在烘干的泥塑上施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