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 中华地理

详细介绍中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以及2个特别行政区,包括但不限于旅游景点、名胜古迹、美食小吃、少数民族等。
湖笔 中华文明悠久的象征

文房四宝中的“笔、墨、纸、砚”自古被文人雅士视为身份的象征,作为四宝之首的笔,其地位更是重中之重。宋朝以后,文房四宝中的笔,泛指湖笔,湖笔如今已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湖笔 中华文明悠久的象征

湖笔历来是文房四宝中的佼佼者

湖笔,全称湖州毛笔,起源于浙江省湖州市善琏镇。据古书记载,秦国大将蒙恬利用枯木、鹿毛和羊毛制成了可以书写用的毛笔,后来蒙恬在湖州善琏居住,改良了毛笔,并将制笔技艺传授给当地百姓,所以,湖州家家户户都能制笔,“湖笔”因此而得名,千百年来一直独领风骚。

湖笔又称“湖颖”,所谓“颖”,就是指笔头尖端有一段整齐而透明的锋颖,也被称为“黑子”,“黑子”的深浅,就是锋颖的长短,这是湖笔最大的特点。制作羊毫湖笔的羊毛只在山羊的颈部和腋下这些不易摩擦的部位进行选择,并经过浸、拔、并、梳、连、合等近百道工序精心制成,可谓精中选精。白居易曾以“千万毛中拣一毫”和“毫虽轻,功甚重”来形容制作湖笔技艺的精细和复杂。

笔锋的好坏影响书写绘画的质量和效果,笔杆的舒适度则直接关系到作者的思想意识能否得到充分的展示和体现,所以湖笔笔杆的选择也力求材料完美。湖笔笔杆选用浙西天目山北麓灵峰山下生长的鸡毛竹为制作材料。鸡毛竹又称“小竹”“倭竹”,竹 竿笔直且少有分节,竹子内部空隙较小,是制作笔杆的理想材料。

湖笔品种繁多,按规格可分为大楷、寸楷、中楷和小楷用笔;按用料分,主要有羊毫、狼毫、兼毫和紫毫四种。

羊毫湖笔选用杭州嘉湖特产的优质山羊毛制成。山羊经过圈养并摄入大量高蛋白质,用这种山羊毛制成的羊毫湖笔适合蘸墨,笔锋嫩软。根据羊毫存放时间的长短,又可分为宿羊毫、陈羊毫、颖羊毫以及净羊毫。羊毫笔按质量等级可分为“细光锋”“粗光锋”“黄尖锋”“白尖锋”和“黄盖锋”等40多个品种。狼毫湖笔选用黄鼠狼毛制成,行文作画时润滑且有弹性,感觉十分舒适。兼毫是选用多种毛质混合制成,此种湖笔博采众长,有三紫七羊、七紫三羊、五紫五羊等种类。紫毫湖笔是用紫色兔毛制成的,又称“紫霜毫”,毛发多出自兔子脊背和尾部,具有圆润强劲的特点。

湖笔“三义四德”的制作标准是吸引众多名仕、才子对其青睐有加的原因之一。72道制作工序一丝不苟为“三义”之精;选料严格细腻为“三义”之纯;形、色及配合的毛杆、刻书、装潢等高度统一为“三义”之美。笔头饱满浓厚,吐墨均匀的“齐”;笔锋锐尖不开叉,利于钩捺的“锐”;圆转如意挥扫自如的“圆”;健劲耐用,不脱散败,有弹力而显书者笔力的“健”称为湖笔“四德”。正因如此,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苏轼等人,书画家曹不兴、张僧繇、朱审等人都将湖笔作为自己书画工具的首选。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湖笔制作技术进行了保护,希望制笔人能将其传承和发扬,并于2002年批准湖笔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湖笔成为湖州文化的典型代表,是湖州文化的骄傲与投影。湖笔这朵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的奇葩,未来的发展之路将会越走越宽。

湖笔 中华文明悠久的象征

狼毫湖笔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