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 中华地理

详细介绍中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以及2个特别行政区,包括但不限于旅游景点、名胜古迹、美食小吃、少数民族等。
越剧 水乡孕育的文化瑰宝

5000年的历史孕育出了华夏民族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博大精深的文化,无论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越剧作为我国第二大剧种,有第二国剧之称,又被称为“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

越剧 水乡孕育的文化瑰宝

越剧《梁祝》剧照

越剧的前身是“落地唱书”,起源于浙江嵊州,是一种流行于当时的说唱曲艺。因其形式新颖、节奏多变很快被民众接受,从走街串巷发展到饭馆、茶楼演艺,表演形式和演唱剧目都得到了增加和丰富,在发展中汲取了昆曲、话剧、绍剧等特色剧种之大成。

越剧在形成的初始阶段,表演者多为男性农民,也称男班。在经历了近50年的发展之后,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戏班开始登上更大的舞台进行表演。表演者们通过不 断的研究和努力,终于在“小哥班”的班主周麟趾的带领下,于1920年组建了第一支专业演出队伍,并以《梁山伯与祝英台》、《碧玉簪》、《孟丽君》等传统曲目赢得了听众的好评和赞扬。他们在沿用绍兴正宫调的同时,以15两音定弦,为自己的表演制定了独特的板腔体形式,从而开创了越剧发展的先河,也为后人研究和学习越剧提供了很好的模板。

为了增加越剧表演的观赏性,增添曲目内容的多样性,戏班开始招募并培养女艺人。最初的女戏班由嵊州市商人金荣水于1923年创办,入选的女学员有20余人,第二年年初,这个号称“髦儿小歌班”的女性戏班第一次登上了上海升平歌舞台并取得了成功,也轰动了当时的大上海,无数政界、商界名流前来捧场,这一成功,对越剧的推广和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1925年9月17日,在小世界游乐场演出的“的笃班”,首次在《申报》广告上称此种戏曲形式为“越剧”。

越剧仅仅在百年间就跻身中国五大剧种之一,自然有它自身独特的魅力和鲜明的特点。与京剧高亢明亮的表现形式不同,越剧以抒情唯美的表现手法,描绘了水乡江南风景秀丽、人杰地灵的特点。越剧多以唱词为主,韵律典雅优美,多取材“佳人才子”的爱情故事。唱腔上,越剧分为曲调和唱法两部分。旋律的不断变化,起落调、句中各段的拖腔都能体现越剧在唱腔方面的独特之处。在唱法上,越剧多注重从唱字、唱声、唱情等方面展示所表现的人物的独特个性,韵味和旋律的优美依靠发声、音色以及腔调的变化而成。此外,越剧因众多名家演绎,形成了多种风格,较为出名的是以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戚雅仙、陆锦花6人为首的流派。

越剧发展到今天,无论从演员人数还是剧场规模来看,在全国范围内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和广泛的戏迷基础。从此前的流行地浙江、上海、江苏等江南地区,逐渐发展到北京、天津等地,对越剧市场的拓展和发扬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因为表演形式优美精妙,越剧表演团体经常受邀到海外进行演出,获得了广大外国友人的好评和赞美。2006年,越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样的荣誉是对越剧的极大肯定和巨大鼓励。

越剧 水乡孕育的文化瑰宝

越剧《游园惊梦》剧照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