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中华地理

详细介绍中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以及2个特别行政区,包括但不限于旅游景点、名胜古迹、美食小吃、少数民族等。
泗州戏

安徽四大剧种之一

泗洲戏是由民间说唱发展而来的一种典型板腔体唱腔剧种,与徽剧、黄梅戏、庐剧并称为安徽的四大优秀剧种,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它与江苏、山东的柳琴戏同出一源,后来因为发展地集中在泗州一带,于是被称作泗州戏。由于它融合了南北之风,兼具婉约与豪放之气,尤其是女声唱腔,婉转柔情优美动人,被人们称赞“有拉魂的魅力”,因此在早年又被称为“拉魂腔”。

泗州戏

柳叶琴

原是流行于鲁、皖、苏一带的民间乐器,用作柳琴戏、泗州戏等地方戏曲的伴奏及弹奏简单歌曲,发音响亮洪大,音色高亢刚劲,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丰富的唱腔变化】

最初,泗州戏只是一种近似说唱的简单戏剧形式,一人敲板演唱些简单的生活小故事,另一人则用柳叶琴伴奏并沿街卖唱。渐渐地,这个简单的二人团体发展成十来人的小戏班,增加了梆子、小锣等伴奏乐器,经常在农村“跑坡”唱“地摊子”。1920年前后,小戏班开始正式登台演唱。新中国成立后,泗州戏戏班进入城市舞台,频繁流动演出,在淮北、淮南与江苏北部一些地区较为盛行。

泗州戏的曲调板式有慢板、二行板、数板、紧板等。在同一板式中,又有着丰富的唱腔变化,仅慢板里就有柔腔、含腔、射腔、哭腔、停腔、叶里藏花、老公调、一哟调、撩也子等十多种。而且它的唱腔具有很强的随意性,演员们可以根据剧情的需要、角色感情的变化与自身嗓音条件尽情发挥。男声唱腔粗犷豪放,高亢嘹亮。女声唱腔更为精彩,婉转悠扬中尾声骤然翻高八度,明丽泼辣,动人心魄。泗州戏的常用伴奏乐器以柳叶琴为主,配有三弦、笙、二胡、高胡、笛子,再加上板鼓、大锣、铙钹与小锣四大件打击乐器。

【浓郁的乡土气息】

泗州戏由农村乡间发展而来,擅长演唱农村题材 的生活小戏和现代戏,角色主要有大生、老生、二头、小头和丑等几种。因为在说唱基础上吸收了“压花场”、“小车舞”、“旱船舞”、“花灯舞”、“跑驴”等多种舞蹈身段和步法,如四台角、旋风式、剪子股、仙鹤走、百马大战、抽梁换柱、怀中抱月、燕子拨泥、凤凰双展翅等,因此泗州戏充满了浓郁质朴的皖北乡土气息。

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与传扬,泗州戏目前有传统大戏约50本,如《皮秀英四告》、《大花园》、《罗鞋记》、《绒花记》。小戏和折戏80多出,如《跑窑》、《小书房》、《借妻》、《站花墙》、《拙大姐》。其他代表剧目还有《大出观》、《三蜷寒桥》、《杨八姐救兄》、《樊梨花点兵》、《拾棉花》、《喝面叶》、《打干棒》等。泗州戏著名的演员有李宝琴、李宝凤、霍桂霞、周凤云等人。

1956年,泗州戏推出了全新现代戏剧目《女社长》和传统改良剧目《打孟良》、《井台会》、《闹菜园》,在安徽首届戏曲观摩演出舞台上大放异彩。近些年来,它又再次推出《摔猪盆》、《懒大嫂》、《拙大姐》、《花狗子离婚》、《八月桂》、《乡野情》等精彩小戏,成为淮北平原上引人关注的剧种之一。

2000年,泗州戏被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泗州戏

泗县的泗州戏文化艺术节。自2006年起,泗县县委、县政府决定两年举行一届中国(泗县)泗州戏文化艺术节。

泗州戏

泗州戏演出

上一篇:黄梅戏
下一篇:凤阳三花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