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金史·地理志》记载:“京城北离宫有大宁宫……明昌二年更为万宁宫。琼林苑有横翠殿。宁德宫西园有瑶光台,又有琼华岛,又有瑶光楼。”由这段记载我们可以看出,在金代,这里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建筑规模。而此时,园林布局已经是以琼华岛为中心了。
御花园,明代称后宫苑,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坐落在纵贯紫禁城的中轴线的北端。南北长90米,东西宽130余米。据《明宫史》记载:“坤宁宫之后,北向正中为坤宁门。门外即御花园,左曰琼苑东门,右曰琼苑西门。”自坤宁门步入御花园,园中花木扶疏,松柏苍翠,山石、陈设争奇竞秀,亭台楼阁起伏掩映,一派清幽绚丽的景色,与宫院的严肃整齐形成鲜明...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历代园林荟萃之地。自康熙四十八年(1709)始建至咸丰十年(1860)焚毁,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世皇帝一百五十多年。 早在辽开泰年间,就在西北郊首创玉泉山行宫。金章宗时,建芙蓉殿、景会楼于香山。元朝则浚金水修瓮山泊(今昆明湖)。元朝以后,旧日离宫别馆已荡为烟雨,而戚畹、权珰的别墅坟院错杂其间...
西山一带,香山独具翠色,掩蔽在群峰之中。香山主峰“玉乳峰”,又叫香炉峰(俗称鬼见愁),因有两块巨石如香炉“时嘘云雾”而得名。它与万寿山、玉泉山,合称三山。 大约自辽代开始,香山成为帝王贵族构筑寺庙、行宫的胜地。金世宗在香山营建行宫及佛舍,大定二十六年(1186),建成大永安寺,也称甘露寺。金章宗时,经常在此巡游打猎,...
辽代以前,万寿山只是金水河畔的一座小山。金章宗把玉泉山水引到山脚下,形成湖泊,命名为金水池,小山也就被称为金山,并在其上修建了金水院行宫。元代,此山更名为瓮山。元世祖命郭守敬兴修漕运水利工程,将金水池进行扩大,先后易名为瓮山泊和大泊湖,俗称西湖或西海子。将扩建工程中挖出的泥土堆积在山上,使其变得高大,形成了今天的山水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