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地理

详细介绍中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以及2个特别行政区,包括但不限于旅游景点、名胜古迹、美食小吃、少数民族等。

山东省

【概况】

山东省简称鲁。地处我国东部沿海的中北段,黄河下游。半岛部分西北临渤海,东北和南部临黄海,隔渤海海峡与辽宁省相望,内陆部分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4省接壤。全省面积约16万平方千米。人口9591万,有汉、回、满等民族。省辖17个地级市、30个县级市、60个县、48个市辖区。省会济南市。

【地形】

境内以平原和山地丘陵为主,中部高四周低,即以泰、沂、蒙、鲁山脉为主体,向四周经低山丘陵逐渐过渡到山前平原和黄泛平原,形成以山地丘陵为骨架、平原盆地交错环列其周的地形。山地面积占全省面积20%左右,主要山脉有泰山、蒙山、崂山、鲁山、沂山和徂徕山。泰山为五岳之首,其主峰玉皇顶海拔1533米,为本省最高峰。主要平原有鲁西、鲁北、胶莱平原等。河网较为发达,黄河横穿东西,大运河纵贯南北,干流长度大于100千米的河流有18条,各河流分属黄河、海河、淮河三大流域。胶东沿海诸河独流入海;鲁中南和山东半岛的河流均为山溪性,源短流急,暴涨暴落,洪枯悬殊;鲁西、鲁北平原的河流为坡水性,坡小流缓,河道淤积,排洪能力较弱。主要湖泊有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

【气候】

属暖温带季风性气候,春秋短暂,冬夏较长。夏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季干旱多风沙,秋季天气晴爽。年平均气温为11~14℃,由南向北和由西向东递减,1月-5~1℃,7月24~28℃。年无霜期180~220天,年日照时数2400~2900小时。年均降水量550~950毫米。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分布广泛,品多质优,储量较大。已发现矿产100多种,内有30多种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金、自然硫、石膏、金刚石储量居全国第一位,石油、石墨、菱镁矿、铝土、钴矿、铪矿居第二位。为全国四大海盐产地之一。

水资源总量约500多亿立方米,其中地上水276亿多立方米,地下水240亿立方米。

生物资源有维管植物3400种;野生陆栖脊椎动物400多种,属于珍稀种类的如丹顶鹤、白鹤、大天鹅;有药材800多种;有野生和常见栽培树种600余种。

【农业】

以粮食生产为主,农、林、牧、渔综合发展。在灌溉条件好的地方,农作物为一年两熟。小麦是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居全国首位,其次是玉米、高粱、谷子、甘薯、大豆。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花生、烟叶、麻类。柞蚕饲养历史悠久,是全国四大柞蚕丝生产省之一。

畜牧业以猪、牛、羊为主,猪的饲养量最大。水产品有淡水鱼95种,其中主要经济鱼类20多种,有30多种淡水虾、蟹、甲鱼及螺蚌;近海的鱼虾达260多种,沿岸浅海的贝类、海参、鲍鱼等久负盛名。

【工业】

门类比较齐全,形成能源、机械、纺织、化工、食品、建材六大支柱行业。还有多种著名的工艺品,如淄博的陶瓷、玻璃料器,临淄的青州台布花边,栖霞的唐绸。2013年,本省地区生产总值54684.3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4742.63亿元,第二产业27422.47亿元,第三产业22519.23亿元。进出口商品总值3149.64亿美元,其中出口1415.50亿美元,进口1734.14亿美元。

【交通】

由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五种运输方式,组成综合交通运输网。

铁路:省内有胶济线、蓝烟线、石德线、兖石线、新兖线,过境的京九线、京沪线纵贯西部。铁路营业里程4200.3千米。

公路:公路里程233190千米,其中高速公路4350千米,主要有京沪、京台、沈海、长深、青银、青兰、荣乌等线过境,以济南为中心,通往各地级城市,为全国高速公路发达省份之一。

水运:有青岛、烟台、日照、威海、龙口等海港。境内黄河、小清河通航。内河航运里程1150千米。

民航:有济南、青岛、烟台、威海、潍坊、临沂等机场,可通国内50多个城市。青岛有至日本福冈、韩国首尔、釜山的班机。